卷二 有情劫 第二十七章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韦灵符躲藏在乐游原上的密林中已然五六日。

那一日,算来厌咒已然发动,魏王安然无恙,宫中却发生异常,纥干承基传出消息,韦灵符当时心中惊骇:如何会是这样?难道师父骗我?这番祸从天降,死罪难逃,却如何兴我光明观道法?没奈何,只得作速收拾行囊,潜出长安,欲待远遁,终又舍不得就此舍弃道观基业,西京繁华,便在这乐游原上隐藏下来,观察京师动静。

忽听耳边有人呼唤:“灵符!灵符!”声音十分熟悉,韦灵符迟疑偷眼从枝叶间向外观看,只见红衣道人持杖而立,微微含笑。

“师父……”韦灵符低低叫了一声,钻出树丛,“师父,那个……”

道人笑道:“灵符,时已至矣,不如归去。”

“归去?归去何方?”韦灵符愕然不明所以。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哆·伽弥腻……”

奇特而深邃的韵律在乐游原上响起。

这,这,这不是佛家的往生咒么?韦灵符又叫了一声:“师父——”

他想知道师父为什么那么做,可是往生咒的诵念声连绵不绝,道人微笑的脸庞在眼前扭曲起来,韦灵符渐渐地觉得头脑开始空白,意识渐渐模糊。

“师父——”他又叫了一声,然后截然而止。

火光一缕,冲霄飞去。

韦灵符仰天倒在乐游原上,二目睁开,望着苍天,到死他也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几名内卫押着纥干承基出了两仪殿。

两仪殿内,李世民低头看着面前的一幅丹青画卷,久久不语。

画上血迹殷然,正是魏征从泾河龙宫中搜到并带回的那副李世民画像。

“这上面的,果然是承干的血么?”

李世民哑声开言。

长孙无忌、魏征等众大臣寂然无言。

“沙竭罗,只是为了一名女子,你竟起了杀父之念么?”李世民低声自问,“沙竭罗啊,我该如何处置你?”

众大臣仍然无语,这种事情关乎骨肉,纵然亲如长孙无忌,直如魏征,也不便贸然插言,房玄龄、高士廉等其他大臣自然更不必说了。

李世民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

正在此时,内侍入报:“陛下,玄奘法师求见。”

李世民正在烦忧之时,闻言正欲麾退,忽然心念一动,说道:“请法师进殿。”

内侍应命而去,不多时,玄奘宽袍大袖,清容秀逸,飘然上殿。

“陛下。”玄奘合十躬身为礼。

今晨玄奘出关,见太极宫上有异象发生,主人皇有大危之事,连忙打马进宫,宫中侍卫早得吩咐,不肯为他通禀,玄奘见不到当今皇帝,站在宫门之前,心焦不已,隐隐听见北面玄武门方向人马嘶喊之声,更是忧心如焚,不住合掌祈祷。至寅卯之分,天将破晓,太极宫上三道血矢忽然消失,郁郁王气一黯复明,光炽更胜往昔,玄奘虽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但李世民性命无忧,已可断言,所以便安心在宫外等候。

时近正午,诸事已定,玄奘又请内监入内通报,这才蒙李世民接见。

“法师请坐。”李世民此时也已坐下身来。

玄奘又向诸公大臣一一作礼,这才坐下。

“法师如此人品,何以委身释教?如道流者,神通甚广,甚可护国利民。”这次李世民险死还生,却是多亏岐晖多方设法,以竹代身,方才得免大祸,无怪李世民有此一言。

玄奘不答,却反问道:“陛下尊为天子,掌握移山倒海之力,一切所思悉能成办,十道四百州亿兆生民,或生或杀,皆在陛下一念之间,虽仙真神通,亦有不及陛下之处。虽然,可能免陛下今日之忧烦?”

“法师不得无礼。”长孙无忌低声喝道。

李世民抬手止住长孙无忌,又向玄奘说道:“人生在世,忧多乐少,本来便是如此,佛便能教人以解忧之方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离爱果然无忧,可是,若离爱无忧,岂非等同草木死灰?罢了,法师,今日宫中有事,法师想必也有所闻。”

“奘大概知道了一些。”

“朕为此心劳力瘁,法师睿智通达,明晓世事,此来必有以教我。”

“不敢。”玄奘合掌,“陛下请讲。”

“法师,沙竭罗这个名字,就是你为承乾取的。法师,你说说看,承乾做下这种事情,朕该如何处置?”

“诸公在此,奘一介方外之人,岂敢妄言朝廷大事。”

李世民环视群臣,苦笑道:“他们都不愿说,承乾是你的弟子,法师何妨一言。”

“如此,奘有僭了。”玄奘再度合掌,“依奘之见,使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我不失为慈父,慈父,慈父……”李世民反复念着这几个字眼,“好,这样,就依法师所言。”

“奘惶恐。”

“承乾现在右领军府,法师,你与敬德前去,领他出来,就让他随法师出家吧。”

“陛下慈恩,谨如陛下所命。”玄奘起身作礼,与尉迟敬德一起退出殿外。

李世民坐在榻上,神情悲戚,几茎白发亮晶晶的,探出鬓角。

昔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居,固然是人欲所至,但心中也自有一番勃勃雄心,要随他意志,一统四夷,使大唐成为前所未有之大国,故此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国力果然大昌。

在他心中,总是以为,一切事情,他都能比父亲李渊当年做得更好。

不想今日之事,子欲弑父,弟欲杀兄,竟与十二年前一般无二。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过去玄奘曾经对他说过的一首偈颂浮上心头,那所谓的因果报应竟来得这般快么。

李世民悲哀的左右看去。

“事已至此,承乾悖逆,泰亦凶险,诸公以为谁可当大任者?”

群臣不答,长孙无忌独道:“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

李世民道:“‘生子如狼,犹恐如羊’,稚奴虽仁,性弱,朕甚忧之。”

无忌道:“陛下神武,乃拨乱之才,晋王仁恕,实守文之德;性情虽异,各当其分,这正是大唐的福分。”

李世民目视群臣:“诸公以为如何?”

群臣都道:“司徒之言有理,晋王仁孝,合当承继大业。”

李世民道:“诸公的意思,朕知道了。”

弘福寺内,大雄宝殿,琉璃灯光映照之下,世尊的青铜圣像宝相庄严,二目微开,俯视阎浮世界,充满了悲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