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峰(第2/3页)

另一人接口道:“然后我们就找了一个比这还大的给他。”

“却是个被虫蛀了的。”

“里面都空啦!”

“那小子气得脸都青喽。”

“最终不还是没过三百米就灰溜溜滚蛋了。”

“哈哈哈哈!”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大笑起来。

唐劫听的也摇头苦笑,接过南益子连连道谢。

农堂的人到了下工的时候不可久留,这便一一拜别唐劫。

整个水月洞天一下子就只剩了唐劫一个。

看着孤零零的山头,空旷的原野,唐劫也不由悠悠叹了口气。

他并没有再继续上行,而是就地坐了下来,打坐吐息,调养身心。

白天,是勇攀高峰的时刻。

晚上,就是修炼的时光。

水月峰越到后面越是难行,若纯靠自身努力,一百年都走不到山顶。

真正能够让人们走上山的,除了强大的意志和坚实的体魄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这攀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根据水月洞天设下的阵法,每一个人在进入之后,都会根据其实力调整相对的力量,使得紫府也好,脱凡也罢,在起初面对的困难基本都是相同的。实力越强,遭遇的力量就越大,唯一不同的只是意志与体力的安排。

但不管怎么安排,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法阵根据各人设下的阻碍极大,大到根本没有人能够上到五百米。

这就是五百米英雄台的由来。

突破这一极限的唯一方法,就是自身实力的提升。

因为法阵一旦定下力量,在进入者离开前都不会再变化。

在此期间,提升自身就成为登顶的最大关键。

这也是水月洞天如此设计的最大目的。

困难本身是无法逾越的,要挑战极限,就先超越自己。

正因此,每过百米挑选的药物对挑战者而言也是极重要的,因为那是他们提升自身唯一的凭仗。

唐劫之所以要在开识前进入水月洞天,为的就是这个目的。

如果能在水月洞天完成开识,不仅对他自身有极大好处,对他登顶水月峰也将带来极大帮助。

这刻坐定,唐劫心神凝注,正式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冲击开识尝试。

所谓开识,其实就是开辟识海。

识海者,思维之空间也。

思维空间人人都有,但它从不具体存在。

确切地说,开识之前,任何人都有思维,因此也都可以说自己有识海,但这种存在只停留于认识的层面,思维的层面,而非客观存在的物质层面。

只有在进入开识期,正式开辟识海后,识海才是真正的识海,是肉眼可见的真实存在。

脱凡三阶,百炼,九转,开识,分别代表的就是身心意三者,即身脱凡体,内腑通灵,意念凝实。

从这个分别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外入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实入虚,再由虚转实的过程。

在这其中,身脱凡体是最容易的,百炼一过,直接由凡体化为灵体。

内腑通灵次之,这个时候,就称其为通灵而不是灵腑了,也就是说,九转期并不是让人的五脏六腑变得和灵体同档次,而只是通灵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九转期的修者,内腑受伤能够复合,但是彻底破灭却无法再生的缘故。因为它们还没有修成真正意义上的灵腑。

等到了开识就更不一样了。

能够开辟识海即算成功,连通灵的地步都算不上,那属于天心紫府要做的事。

即便如此,开识的难度也数倍于九转,其本身就是一个小关卡,甚至有了失败风险。

这种失败风险可不是说没冲击成功的失败,而是失败后反噬己身的失败,意义完全不同。虽然冲击开识的失败,没什么死亡率,但是失败一次灵魂就受创一次的代价同样不小。

若是灵魂受创太过严重,则从此潜力耗尽,前路断绝。

所以说仙路之上艰难重重,这不是开玩笑。谁都知道路不能越走越窄,但是谁也没法控制自己的道路。就如现在,唐劫也不敢说自己冲击开识一定成功。

而只要他失败,那这通往未来的道路也就必然会窄上一分。

这刻唐劫端坐于地,双手扶膝,意念已沉入脑海中天关所在。

所谓天关,就是开辟识海之处。

这里就像是一片黑暗虚空,灰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对于正常冲击开识的人来说,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自己的意念凝聚其中,通过意念掌控灵气,开辟出一片可容纳自身意识的空间,是为识海。当完成这一步时,意念就不再是意念,而是依托于灵气化成有形之物,也就是灵识。

在这一过程中,修者必须小心翼翼,因为识海的开辟是直接通过灵魂层面来完成的,稍有不慎就会反噬己身。

尽管在熟悉之后,这种反噬的几率不是很大,但每年依然总有许多冲击开识失败的例子出现,有甚者甚至会把自己冲击成白痴。

即便不考虑这种极端例子,一想到一次失败带来的灵魂受创可能会让自己前路变窄,潜力缩小,唐劫也觉得压力山大。

冲击的心法早已熟悉,准备的工作也早已妥当,然而就在开始之际,唐劫却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使他竟迟迟下不了决心。

一旦失败怎么办?

一旦失败怎么办?

一旦失败怎么办?

这个声音不停地在他脑海中回荡着,有如心魔一般,搅得他心神不安,使他无法专注。

意念凝形的心法停留在最后关键的一步,迟迟不敢踏出,直过了好一会儿,唐劫才长叹一声,松开双手。

他放弃了冲击。

此时此刻他的心态,已根本不适合再冲击开识,如果强行冲击,那他的失败率不是两成,而是百分百。

这个时候,唐劫到是真正明白了那些天心巅峰面对紫府境界的各种心态。

他们中有许多人早就到达了那冲击的一步,却始终停留在那个境界,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只怕有许多人也是心存畏惧吧。

而当这种畏惧产生的时刻,失败就变成一种必然。

正因此,强如凤红鸾,燕长风这样的人物,坐看紫府亦不敢冲击,那般心态可想而知。

而相比之下,明夜空冲击紫府的魄力与决心,也就更显得可贵。

怪不得天下英雄众多,紫府却终究只有那么寥寥数人,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