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他乡遇故知(第2/2页)

汪大夏戴着一顶乌纱帽,帽顶两边插戴两朵金花,还有一对五彩斑斓、有胳膊那么长的孔雀毛。

陆缨说道:“帽子戴的很正,就是头饰太多了,一对金花即可,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插一对孔雀毛?”

“好看啊。”汪大夏原地转了一圈,“而且还足够醒目,采薇一眼就能看见我。”

陆缨不由分说就把帽子上的孔雀毛薅下来了,“你戴着这两根高耸入云的孔雀毛,进房门都要低头,孔雀毛扫到门框,万一扫下来的,岂不尴尬?况且,新娘子一路都是双手捧着羽扇遮面,她就看见扇子,看不见你的。”

汪大夏只顾着自己漂亮,忘了还有这一茬,于是作罢,戴着一对金花出门。

新娘子就住在隔壁,路程短,但是礼数不能省,汪大夏骑着白色骏马,伴郎陆缨骑着一匹枣红马,去了隔壁接新娘。

堵门、索要红包、一关关的过,还要现场做催妆诗,汪大夏那里会做诗?都是陆缨出来解围,流利的背诵她家幕僚们捉刀写的诗。

终于,新娘魏采薇穿着大红嫁衣出来了,双手捧着羽扇遮面,上了花轿。汪大夏高兴得唇角都要裂到帽子上的金花,从今天起,我和采薇就是正头夫妻了。

两人走到喜堂拜天地。

司仪唱道:“一拜天地!”

两人对着门外一拜。

“二拜高堂!”

两人转身,对着正座上的汪千户一拜。

但是,转过来的瞬间,原本活生生的汪千户却变成了一块灵牌,上面写着“顕考汪公讳伯达之灵位”。

这是怎么回事?

汪大夏连忙跑过去,手指刚刚触到灵牌,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喜堂变灵堂,喜服变丧服,只有唢呐高亢的乐声的不变,从《凤求凰》变成了《大出殡》。

“不!不!”汪大夏在梦中也不能接受父亲的死亡,大声从梦中惊醒了。

醒来时,他身如火炭、咽喉就像沙纸打磨过似的、浑身骨头都疼,刚一坐起,眼前天旋地转,砸在枕头上,居然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船上的伙计端着一碗粥,“客官,你生病了,喝碗粥吧。”

汪大夏没有胃口,嗓音沙哑:“到宜春了吗?”

伙计说道:“还没有,现在外头下着大雨,长江大风大浪,又是夜里,不敢夜行,都开到港口码头停船。我们现在在码头客栈里,客官病了叫不醒,我们就把客官抬到客栈里歇着,等大雨停了再启航。客官,您病的很重,得赶紧请大夫看看,别小病拖成大病。”

汪大夏浑身无力,实在撑不住了,便不再逞强,掏了一角银子给伙计,“快去请最好的来,剩下给你当赏钱。”

他必须好起来才能找严世蕃复仇。现在这副身体杀鸡都难。

伙计得了钱,去找大夫,刚下楼到了大堂,就看见“妙手回春”的旗帜,一个江湖郎中正在埋头吃鱼面,饭桌上还搁着一个虎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