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2页)

水要是涨了,两河流中间的凹地正好当个湖。

要是涨得更厉害,那还得靠着堤坝来拦截。当然要是泥沙沉积,回头还要每年水势小的时候,专门派人去挖一下。那种冲刷下来的泥沙,其实可以丢去荒田那儿,尝试用于开垦荒田。

荒田开垦,头几年不交税。种粮多少全看百姓自己,种多了就都是百姓的。

封凌知道京城为他的决策吵了个天翻地覆,但好在结果很好。他在得圣旨许可下,将运道和河道彻底分割,并上传书信给上游几个衙门,让他们统一在河道两旁种起柳树。

柳树种起来简单,插个枝条,基本上都不用怎么管,过些日子就长出来了。

徐州步上正轨,京城就又来了人。

京城来的人先找了三皇子,意思是很明白,三皇子这回处理事情处理得很好,现在就能回去领赏了。这里将会有其他官员继续负责。要是三皇子愿意留在徐州,那陛下也不会勉强三皇子。

皇帝将选择权丢给了三皇子。

要是封凌是三皇子,那必然会选择在徐州继续待着。皇帝正值壮年,这群皇子在京城里扯来扯去,注定了是全灭结局,还不如远离朝堂来得安全。

可惜三皇子不明白,一心想要回京城过舒坦日子。

桂正初也想回京城,但他的责任心告诉他,得留在徐州将事情处理得彻底稳妥才行。他怕后来的几个,万一冒出个想法和他们不一致的,前头花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封凌基本上也是这么个态度。

于是三皇子回京城,余下两个继续留守徐州。当然,封凌还让三皇子的人回去帮忙传话,说自己明年开春必然会告假回京城成亲。

三皇子当然是答应了这事情。

傅辛夷知道了这些事,有点愁。

她好像该回京城,去解决一下花铺的生意问题。如果和封凌这样长时间留在徐州,花铺还应付不过来那么多官家女眷。

她席地坐在田野路边,嘴里咬着一根草竿子,带着点小苦恼:“爱情和事业,果然注定还是会有需要抉择的一天。”

不远处的侍卫:“……”

“林兴!林兴!”有个看起来很机灵的中年人跑了过来。他是这段时间在徐州出力较大的人中一位,还被特意提前嘉奖了十天米粮。

傅辛夷抬头看向来人,挥了挥手:“哎,在这儿呢。”

跑过来的中年人急匆匆的:“这回京城来的人里,有人在打听你。”

傅辛夷眨了眨眼:“打听我干什么?”

中年人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不知道。只是刚开始听说,是在打听一个个子不高,擅于种田,又与封翰林关系近的。后来听说你后,就开始专门打听你了。”

傅辛夷想了想:“我知道了。我会处理的。”

有人想趁着她不在京城,下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