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比下限?(第2/2页)

一路上歇息,喂马,打尖的时候,沈故仿佛一根绷紧的弦,始终都警惕着风吹草动,可是他意料当中可能出现的变故,却始终都没有发生。

渐渐的,已经是红霞满天,炊烟四起,习山温柔的弧线甚至都出现在了诸人的面前,随着路程的靠近,连习山山顶上面的返亭轮廓都是被看得清清楚楚。沈故心中的石头终于开始落了下来,寻舟渡便是在前方百米处。

这里出现了一条岔路,顺着官道往西三里,便是南荔县城,而从寻舟渡口过去两里,便是天常书院,正因为如此,这个岔路口也有一件茶舍,两处食肆,甚至都还有两三户人家。

因为大多数时候的书院的厨子都喜欢贪图路近,来这里采购些蔬菜,所以一来二往这里就成了一个小小的集镇,加上又邻近官道,所以渐渐的就繁荣了起来,还有一个卖油盐酱醋的杂货铺子会开到天黑才收。

沈故便在这里下马,招呼相熟的船家过来摆渡,他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身上那沉甸甸的担子也真真切切的放松了许多。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从旁边的食肆里面涌出来了一群人,挡在了沈故的面前。

这群人很好辨认他们的身份,因为他们都穿着青黑色的皂隶衣裳,腰间挂着腰牌,怀揣铁尺,绳索,气势汹汹,小民见到了以后可以说是畏之如虎,正是南荔县的衙役捕快,率领他们的乃是史县尉。

此时的县衙役定额为:门子2人,皂隶16人,马夫12人,禁卒8人,轿夫与伞扇夫7人,灯夫4人,库卒4人,仓夫4人,民壮50人。但实际上的衙役数量,都大大超过了编制。一般来说,一名正式衙役,手下往往有三四名“白役”。所以若是一个县当中的人全体出动的话,实际上十分惊人的。

但这一次出动的,史县尉乃是一县当中的二号人物,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带队,带来的人手也是倾巢出动,可见一定是有十分重大的案子出现了。沈故的心中微微诧异,他却是认得这位史县尉的,顿时出声询问道:

“敢问老父台,可是有什么大案要案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