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抵港(第2/2页)

仁川本来就是东夏三大港口之一,林封谨选择的又是傍晚的时候上岸,顿时就见到了千帆齐归港,万户织炊烟的壮观景象,而这个时候,整个港口更是因为出现了惊人数量的货物堆积,导致小半个东夏国都出现了漩涡效应。

这听起来很夸张,但严格地说起来,林封谨他们这些外来的人不算,单是从外地赶来的各种客商都是数以万计,这些人难道是一个人来?采购的货物要不要搬走?新来的货物要不要鉴定?

更重要的是,林封谨他们这些远涉重洋而来的人,摆明是绝对不可能带着银子回去的,那么他们卖了货要不要采购特产?甚至干脆就是以物易物,那么这些货物哪里来?还不是要通过此时东夏国当中那脆弱物流能力供应?

这些因素叠加在了一起,就直接导致了此时的仁川港空前的繁忙,并且东夏仁川港的知府还是颇有才能的——他至少看得出来,东夏港此时的繁荣乃是大好事,因此对这种骤然而畸形产生繁荣保持的是友善而支持的态度,这就注定了他十年内的官运亨通是指日可期的了。

因为林封谨估计,接下来这位知府收到并且上缴的上税,很可能是一个会令他瞠目结舌的数字。这还是建立在仁川上下官员都能吃得脑满肠肥的状态下。

林封谨在夕阳的余晖里面漫步在了仁川的街头,这里的街道虽然是石板做的,但是已经残破不堪,可以这么说,行人走在泥浆里面还好,只需要担心自己的双脚,而只要走在残破的石板上的时候却则是得格外的提心吊胆了,因为稍微不注意的话,脚下一歪那破烂的石板就会“噗嗤”一声挤压喷射出来一大股的泥浆,不仅仅谋害你的裤脚,还可能误伤周围的行人。

可是,在这肮脏泥泞的环境里面,路过的行人大部分都是急匆匆而喜悦的,林封谨也是理解他们的感受,市场的骤然繁荣使得当地的所有居民的收入什么的都是骤增,虽然活儿多了,事情多了,但是多出来的许多的钱财,那就是好的表现,正是因为这样,看着这些人,就可以感觉到了整个泥泞,潮湿,破旧的仁川港当中有一股勃勃的活力在跃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