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改造后的吴作城(第2/3页)

其实这些俘虏的口供也差不多都逼问出来了,林封谨再去询问的话,那估计也是大同小异,不过林封谨这时候知道那是非常时期,加上此时还得闲儿,所以也得事必躬亲一番不可。

接下来又让人牵了一匹缴获东海联军的战马过来,便打算琢磨琢磨这战马用的秘药,这玩意儿也确实太神奇了,一头马差不离也能活三十年,能将其剩余下来的生命力燃烧起来,集中在这一年内爆发,这一年内这马真的是比骆驼还能耐操,比骡子还能吃苦。

不过若说到玩马这方面,林封谨还真的就是个外行了,这三里部的所有人估计都比他强不少,不过自然就有行家给林封谨指点着这马儿,将那根底说个一五一十,水落石出的,正是三里部里面侍弄牲口行家,四条鞭子里面的老大达汉了。

“您看这马儿,高刚过腰,全须全尾的算上,也就是一人半长,这就是典型的矮种马,在中原西南一带也会出产这种马匹来,叫做川滇马,这马儿虽然跑不快,冲不动,但也有几样好处,第一是能负重,第二是会爬山,第三是耐力强,咱们喂的伊犁马,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顶多跑三百里,这矮种马拉了货也能一气拽出去四百里。”

林封谨听了微微点头,紧接着便又听达汉道:

“这帮人将他们弄的那药物吹的那个是神乎其神的,其实我老头子杀了几头马仔细的瞧了瞧,发觉其中的那玄机却不是在什么药上。”

林封谨听了以后,眼前一亮道:

“哦?还有这种说法?”

达汉傲然一笑道:

“我老头子这辈子就一直在和牲口打交道了,所以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公子你看这匹马的眼屎大团大团的,毛发看起来鲜亮,其实末端却是透着枯,在睡觉的时候都会抽搐哀鸣,这分明就是有虫的象征。”

“被我老头子杀掉的那七八头马当中,那马肠子里面竟全部都是长满了米粒大小的虫子,密密麻麻的!说实话,我老头子杀了也不知道多少牲口了,知道牲口肚皮里面会长虫子不假,却不知道会长这么邪性的虫子!”

林封谨点点头道:

“那么这样说起来,那所谓的秘药,根底就在这些虫子上?”

达汉正色道:

“具体我也不敢肯定,但是若说这些马和其余的牲口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那还真就是肚皮里面的虫子透着邪门儿。我现在是在想办法配药,看能不能将一头牲口肚皮里面的虫子打出来,若打出来了虫子以后,这匹矮种马恢复了原状,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林封谨点点头道:

“这样最好,不过这些虫子您也得小心了,别放出去祸害到自家牲口,还有,您老自己也得小心,这虫子祸祸马看起来在行,也保不准能祸害人呢。”

将这些事情弄明白了之后,天色已经是麻麻亮了,林封谨连夜奔驰几百里,又撑着身体打理这一系列事务,便是铁打的人看起来也是撑不住了,打了个哈欠便去了自家的住处睡觉,这一睡之后,虽然心中有事,架不住人都是疲乏得紧,刚着枕头便直接睡死了过去。

※※※

林封谨这一睡便是昏天黑地的,等到再醒来的时候发觉外面的天居然又是黑透了,他身边随时都有十来个人侍候招呼着,一听到咳嗽声,马上就有人送水端茶进去。

林封谨挥手让人把茶水换了清水,大口喝了几口道:

“现在什么时候了?”

使女道:

“已经是三更了。”

林封谨心中一凛:

“我竟然睡了这么久。有什么事发生吗?”

使女低声道:

“白天我似乎听人在说,好像是东海联军的主力到了。”

林封谨端在手中的碗忽的荡漾出来了一圈涟漪,已经是沉声道:

“为什么不叫我?”

这时候外面已经是传来了一个声音:

“公子恕罪,是我告诉他们,若是对方没有发起进攻,那么就不要惊扰公子的。”

这说话的人声音林封谨很熟悉,正是张雷。

林封谨听了张雷的话,沉吟了一会儿后,微微颔首道:

“恩,我知道了。”

张雷的意思其实也很是简单的,东海联军的主力到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要没发起总攻,那么叫醒林封谨和不叫醒林封谨可以说都是一码子事情,完全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让林封谨好好的睡一觉。

同时,对方大军压境,林封谨还在安然酣睡,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安稳军心的呢?

只是林封谨平时习惯了在这吴作城当中是一言堂,很少出现张雷这样代替他做主的情况,因此一时间有些不适应,但理智却是告诉林封谨,张雷的做法端的是半点儿都没有错。

林封谨也是知进退,明得失的人,知道放权的道理,洗漱完毕之后便微笑着拍着张雷的肩膀道:

“做得好,有文烈(字)在此,我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啊。”

接下来自然是有人给林封谨送来他喜欢的清粥小菜,林封谨一面吃,一面就开始看着城中呈上来的各种公文。

这吴作城当中汉化起来也是相当迅速的,其实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分别也是有限,游牧民族当中,一样也是有聪明得甚至可以称为老奸巨猾的人,林封谨借鉴后世的职高,中专的做法,这几年进行了功利性的导向培训,弄出来了一大批的基础人才。

这些人诗词歌赋什么都不会,只能进行简单的写作,行文不会有任何的形容词,公文上一切都是以数据说话,同时算账之类的使用算盘,记账使用阿拉伯数字,十分简明扼要,支持行政体系运作起来却是格外的效率。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最初的好几年里面,辛辛苦苦的也只是培养出来了差不多十来个类似的人才,不过最近的一年内突然出现了井喷,一次就出现了两三百个类似的人才出来,一下子便支撑起来了吴作城全新的行政体系。

这倒不是说老天爷看林封谨可怜,一下子就送了这么多人才出来,而是前几年的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并且有着之前培训出来的那些人的好待遇为榜样,渐渐的也激发了这些普通牧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厚积薄发就是现在的这种情况吧。

当林封谨不在的时候,一应行政事务当中大概十之八九都是交给斡离处置,这些人来辅助执行,只有少数的剩余大事则是要发往邺都,由林封谨拿主意。而林封谨在的时候斡离就陪侍在旁,主动将断事之权交了出来,同时在林封谨身边一面观摩一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