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3页)

知道南溪没有违背自己的命令,曹觅松了一口气,“嗯,我们过去看看吧。”

她得找个机会,趁神不知鬼不觉,将空间中的种子偷偷放进去!

南溪见她心情似乎十分愉悦,便又说了一个好消息:“王妃仁心。那批奴隶知道王妃愿意留下他们,心中俱都十分感恩,还恳请我一定与王妃转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呢。”

曹觅闻言脚步一顿,疑惑道:“奴隶?什么奴隶?”

——

白氏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她看了一眼旁边还睡得沉的小儿子,轻手轻脚地下了床。

与她同个屋的几个妇人也在差不多时间睁开了眼,几人默契地用眼神打了个无声的招呼,穿好衣物出门忙碌。

一个时辰后,白氏端着一小碗粟米粥和几块豆渣饼回到屋内。

她的小儿子已经醒过来,自己穿了衣服擦了脸,坐在床上等着她。

白氏见状笑了笑,感觉忙碌了一早的疲惫都散去了不少。

“娘。”小儿子轻唤了声,探头看她手中端的食物。

白氏将东西放好,转头摸了摸他的头:“今日有你盼了好久的粟米粥喝。”

听到这个好消息,小儿子面上也露出了笑意。

两人享用起早饭。

孩子吃得快,把粥与自己的豆饼吃完后,突然询问道:“娘,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干活了?”

“你听陈婶说的?”白氏点点头,“嗯,昨天山庄里的管事来叫人,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去开垦田地了。”

坐在她对面的孩子年纪虽小,但早见识过农活的艰辛,得到肯定答复后兴致不高地“嗯”了声。

白氏见状皱起眉。

她放下吃了一半的豆饼,严肃教育道:“山庄的主人救了我们,给了我们活命的机会。以后,我们便是此处主人的奴隶。主人家要我们干什么,我们不仅不能有怨言,还要拼了命去做,知道吗?”

那孩子嘟着嘴,“以前,爹爹不是说过,死都不能为奴吗……”

“所以他才死了!”白氏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吓了小儿子一跳。

她眉头紧皱,双眼却满是哀伤,“记得我们前阵还在路上乞讨的时候吗?那时我就想领着你进城卖身,寻条活路,可人家连城门都不让我们靠近!

“要不是王爷王妃的车队恰好路过,我们娘俩就得和你爹,你大哥一样,得活活饿死在路边!”

小孩被她的态度吓得一愣,回过神来后点点头,乖巧道:“娘,我知道了……”

白氏爱怜地摸摸他的头,但出口的话还是严厉:“不,你光知道还不够!”

她捧起儿子的脸,一字一顿嘱咐道:“不仅是要知道谁是我们的主子,更要拼尽全力去最好每一件事!我们幼儿寡母,不比隔壁床的陈婶,还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可以依靠。咱们没力气,开不了荒,下不了地,所以更要主动些!主动找活干,主动使尽力气,懂吗?”

小儿子双眼含泪地点点头。

“如今我们还没正式签下卖身契,能不能留在这里还是个未知数。”白氏心疼地将儿子揽进怀中,“有根,这里是我们唯一的活路,我们一定要留下,给王妃当农奴!”

小儿子在她怀里点了点头,坚定道:“嗯!一定留下,给王妃当农奴!”

白氏见他明白,笑了笑,又抓起盘中仅剩的半块豆饼:“嗯,你明白就好。来,把这个吃了,我们差不多要出门了。”

那孩子有些渴望地看了眼豆饼,还是摇摇头,“不了,我都吃饱了!娘你自己吃。”

白氏想了想,将饼揣进怀里,“待会肯定要干活了,你别乱跑,如果饿了,就过来找娘,娘再偷偷给你吃。”

两人正说话间,外面传来妇人的呼唤声。白氏应和一句,收拾好餐盘,带着孩子出了屋子。

很快,一千多个流民,除了那些还在病床上下不来的,尽数都到了河边的田地上。

北寺将人依照计划,将人分成十组,又把他们分别带到了各自需要负责的田地前。一千人的队伍被打散成十个百人小队,更容易管理。

白氏所在的小组被一个名叫齐山的王府小管事带领,来到了最西边的一块田地上。

齐山先是跟众人打了个招呼,介绍自己便是接下来管理他们这一组的大队长,便说起了今后的安排。

这些安排都是曹觅早先带着南溪和北寺定下的,他只要与众人交代清楚便可以。

他说完后,也不知道众人听懂了没有,便问道:“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半晌,终于有人怯怯地问道:“呃,齐管事……”

“别叫我齐管事。”齐山笑了笑,纠正道:“叫大队长。”

“嗯……大队长。”那人咽了口唾沫,“就,就是种子啊,锄头啊这些,要怎么办?”

“这些山庄都会置办,你们放心。”齐山回答:“你们有福气啊,我昨天看过种子和耕犁。嘿!种子是良种,耕犁那就更厉害了,听说是王妃特意吩咐做出来的,一翻,一大片土就能被翻起来,什么石块草根都是小事。”

说完好的,他也不忘把坏消息说一下,“额……不过,这耕犁有些不够,咱们待会得派些人,跟府里的匠人一起再做一些。”

众人点头,口中念着“王妃仁慈”。

接着,众人又七嘴八舌,问起其他耕作的事。这其中好些是齐山一开始就说过的,但农人第一遍没听懂,再次提起,齐山便用更简洁的语言解释了一遍。

白氏原本混在人群中,越听心中越焦急。

终于,她逮住了一个空档,喊了一声:“我,我有问题。”

齐山朝她看来:“你说就是。”

白氏喊完才觉害羞,红着脸低下头,但仍开口道:“队,大队长,我方才听你说话,似乎没听到对孩子的安排。”

大概是“孩子”这个词给了她勇气,她将自己年仅七岁的孩子往前推了推,“你别看我家孩子还小,他从小在田间混,什么事都能干一点,吃的也少。”

解释完后,白氏带着点哀求道:“求求队长,给他找点事做,每日舍他一点豆饼就可以了。我们母子,都可以为王妃做牛做马!”

她这番话一出,周围所有孩子便都紧随着喊道:“我们可以做活,求队长给份差事。”

这个队伍中,像白氏这样带着年幼儿女的寡母并不多,队伍中有十几个孩子,可大都是孤儿。此时有了白氏带头,他们便都朝齐山求起恩来。

齐山赶忙后退了两步:“这……不是,你们就算求我,我也没办法给孩子们安排活啊……”

白氏闻言,哀求道:“队长,帮帮忙吧,求求王妃给我儿子一条生路啊!”

“不是。”齐山见她似乎要跪下,连忙把她扶住,“不会赶走这些孩子的,王妃说了,孩子们要是愿意,那就在田里帮帮忙,但是必须是在课业之后,而且,不能劳动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