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6章(第2/2页)

知道李舒要进攻这座川军大营,下面的许多贞将都表示反对,认为以己方目前的实力去进攻这么大的一座川营,等于是以卵击石,不过李舒力排众议,坚持己见,认为己方有打下川营的机会,而且这次也正是一个向风国展现己方实力的好机会。

李舒的信心当然也是有原因的。第一,他麾下的兵力多,就算是临时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那也是二十万的乌合之众,数倍于川军,第二,川军不会想到己方能主动去攻击他们,川人也不会认为己方有这样的胆量,所以具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条件,第三,川营的地势是南高北低,防御北面的风军很有效果,而己方则是由川营的背后进攻,由高而下,占有地利的优势。

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李舒认为此战获胜的希望很大。

事实上,他还是把战事想得太理想化了,以前他打的是川国的地方军,而现在要打的则是中央军,和大多数的国家一样,川国地方军的战力与中央军的战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当李舒一部叛军对川营展开突然袭击时,遭到川军顽强的抵抗。川军反应的速度极快,防御的重心立刻由北转南,给予偷袭的叛军迎头痛击。

等战事全面展开之后,叛军的弱点立刻暴露出来。

将士们没有盔甲,大多数人都是穿着布衣麻裤冲锋陷阵,没有像样的武器,以竹帘子做盾牌以斧头镰刀做武器的大有人在,更要命的是,叛军没有想像的攻城器械,像抛石机那样的大型器械对他们而言是奢谈,就连最起码的云梯都短缺,一支云梯架起,下面拥挤着大量的军卒,冲到营寨下面的叛军人山人海,而能爬上云梯者却是寥寥无几。

这样的进攻,完全是拿人在往里面添,冲上去的叛军被杀倒一片又一片,营寨前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如果换成是别国的叛军,打到这种地步早就撤退了,全军的士气也早就崩溃了,可贞人就是有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宁死不回头的精神,人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发出野兽般的号叫,发了疯似的向前冲锋,战至最后,连守营的川军都杀到手软、心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