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7章(第2/2页)

对于陶元丰的建议,李舒还是很重视的,也有认真听取,但最终还是认为他太多虑了,己方现在是胜势,气势如宏,而川军现在是败势,士气低落,纵然番条郡境内的川军兵力众多,但也不足为惧。

李舒并未采纳陶元丰的战术,坚持己见,毅然发动了对番条郡的全面进攻。

只是在这场战役当中,叛军一开始的进攻就受到巨大的阻力,番条郡境内的川军拼死抵抗,与叛军展开了血战。

番条郡一战,双方拼杀得异常激烈,当真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叛军是步步紧逼,川军则是寸土不让,双方对每一座城邑甚至每一座村镇的争夺都投入了重兵。

此战经历一个月后,叛军也仅仅在番条郡境内推进了百余里。

这时候,叛军已呈现出疲软之势,连续的攻坚战也让叛军打得甚感头疼,恰巧在这个骑虎难下的关键时刻,川军那边有了打正面决战的意图。川国的第九军团全部、第十一军团半部、第十七军团半部合计二十万的大军全部聚集在番条郡的望西平原。听闻消息的李舒认为战机来了,立刻下令,召回各路出击的兵马,合兵一处,赶往望西平原,与川军主力决一死战。

川军早到,在那里是以逸待劳,而叛军是长途跋涉而来,又经过连番争战,全军上下身心疲惫,可以说此战还没开打,叛军便已输了三分。

李舒对此倒是满不在乎,在他看来,双方的兵力相当,只此一条就足够了,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他自信天下还没有哪支军队能在正面打败贞军。

此战,双方都把全部的主力投入进去,两边的人马皆在二十万左右,这也是贞地叛军作乱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交锋,甚至连在番条郡默默无闻的望西平原也因此战而变得名扬天下。

等到双方的战斗正式展开,望西平原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场,双方针尖对麦芒的军团会战让整个平原都变成了人间地狱。

战斗当中,一个兵团的将士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投入到战场上,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等一个或几个时辰过后,抬下来的要么是尸体,要么是缺肢断臂的重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