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页)

在亲爹办公室坐了大概有半个小时,乔依之明白了,亲爹的不忙就是暂时不用开会。

但文件、报表还是要看的。

乔依之也不是一个非要人陪着的性格,她拿着秘书准备的平板,窝在沙发上查一些附近的短期旅游攻略。

上辈子乔依之就没有好好的玩过,虽然她去过不少地方,但那都是开学术讨论会。

真正玩的时间很少,更别提彻底的放松了。

前两天是五一假期,哪儿哪儿都是人山人海,乔依之还得准备数学竞赛,就哪儿哪儿都没去。

现在虽然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去,但好歹留意一下。

以后有了时间的话,心里也有个底子。

看着看着,乔依之就看到了一个稍微有些眼熟的山名。

那是一个记者写的通稿,乔依之看了眼时间,是15年写的了,那就是三年前。

本着无聊的心态,乔依之点开看了眼,讲的是他们一群驴友下午爬山,结果傍晚下起了大雨,山体还有轻微的滑坡,他们一群人被困在半山腰的事情。

看到山体滑坡四个字,乔依之就皱了皱眉。

她自己十九岁经历了家破人亡,对各种天灾人祸都特别难以接受。看这些会让她觉得心里憋得慌。

乔依之想,果然自己还是应该看童话。

但就在她打算关掉这份新闻稿的时候,看到下一面一句话——

“幸好有村民连夜相救,我们一行人得以平安归来。”

乔依之盘着膝盖,平板放在腿上,猫着腰,打了个哈欠,无聊的看完了这则新闻稿。

看完后……

她看了眼记者署名和出处,差点怀疑这是什么短篇小说。

虽然里面把各个驴友的状态都写得很真实,但那两个救了他们的少年……真的有点‘少年英雄’化了。

不过,乔依之又想,万一是真的呢,自己做不到不能武断的认为别人也做不到。

再说了,这种happyending的结尾,还蛮符合她的心里要求。

乔依之承认,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她真的比小孩子还不如。

看完了好几个旅行日记,乔依之对外出游玩有了很高的兴致。

她想着就算爸爸得忙,那她就等姐姐拍完戏,趁姐姐现在还没火起来,两人赶紧出去玩一波。

只要不做剧烈运动,她的心脏都是可以承受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常文曜已经提前给秘书说了忌口的东西。

“胡萝卜不要,肥肉不要,油腻的不要,葱花香菜生姜一概不要,有一道菜可以稍微放点辣,其他的全都不带辣……”

秘书们:“……”赶紧记!

吃完饭,常文曜有个临时会议要开,他让跟在自己身边最久的那个秘书在旁边陪着乔依之,照顾她。

再怎么说,公司对小之之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突然把她一个人孤零零留在办公室,她肯定会紧张一下。

常文曜小时候经历过这些,所以他完全不打算让女儿再经历一遍。

常文曜说:“一会儿会进来一个秘书,姓宋,你叫她小宋阿姨就行。她会来陪你说说话,玩一会儿。”

乔依之点点头。

“好,爸爸快去忙吧,我这边没事。”

乖巧的孩子最惹人疼爱,常文曜揉了揉她的脑袋,看了眼时间,还是走了。

那边宋阿姨还没来,乔依之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个姓宋的阿姨,但那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宋也算一个大姓,乔依之不觉得两个宋阿姨会是一个人。

但现在爸爸出去了,秘书宋阿姨还没来,乔依之不免想到了上辈子那位宋阿姨。

上辈子,父母姐姐先后去世,她这个患了十九年心脏病的人却得到了姐姐的心,意外活了下来。

……知道这个消息后的乔依之不是没想过自杀。

但周围所有医护人全都劝她坚强。

“活下去,带着你姐姐那份,好好活下去。”

——这话说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

刚出院那段时间,乔依之觉得自己就像是行尸走肉一般。

她漫无目的,没有归处,更没有去处。

乔家的别墅当时已经被用来抵还公司欠下来的巨额债务。

当时,乔依之在心脏福利基金会的资助下,租了一个小小的单人公寓住,二十多平米,开放式厨房,有个独立卫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要是她那会儿刚出院还得静养,不然她指不定不会接受资助,而是打打零工租一个地下室住。

乔依之盯着窗外的叶子出神。

她突然想起了当年那个先心病儿童福利基金会工作人员对自己说的话——

“我姓宋,今年也四十多了,你叫我宋阿姨吧。这套小公寓是我给你挑的,位置比较偏,所以价格比较低。缺点是没通地铁,但公交还算方便。只是周围外卖店少,你为了自己身体着想,得自己学着做饭。”

乔依之当时整个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只顾着闷声点头。

那宋阿姨却不厌其烦的说着各种注意事项,“这里虽然偏僻,但安全问题你不用操心,楼底下都有保安二十四小时执勤,收发快递也方便。一个小姑娘家住在这里,如果有哪里不开心,你可以随时联系我。作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我们有义务帮助每个患者建立正常的人际交流和生活氛围。”

宋阿姨走的时候还给她留下了未来一周的蔬菜和处理好的肉类,甚至多给她留了一个平板,里面有各种做饭视频。

当天晚上,乔依之笨手笨脚的煲汤,煮饭。

结果不是米放多了就是水放少了,米饭做出来简直跟石头一样,磕牙。

就在她难过的想哭之余,宋阿姨过来了。

手里还拎着食盒:“这是我今晚做的鱼汤,我家里人吃不完了,想着给你带一份。”

然后,进门的宋阿姨就看到了被她搞得乱七八糟的灶台。

“都是我不好,忘了你从没做过饭,你先吃,我给你收拾收拾。明儿中午我来教你做饭怎么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宋阿姨很热心,但也没像惯着孩子一样惯着乔依之。

“以后还是得自己做饭,这饭好吃了,自己吃着开心,心情也会不错,你说是不是?你的身体不能经常吃外卖,要学会炖汤。”

顿了顿,她又问,“会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的话我教你。”

她从来没开口说自己帮乔依之做饭洗衣服,仅仅是教,乔依之感激之余,学的十分认真。

后来,乔依之也就习惯了一个人住。

她很感激宋阿姨,也很感激这个基金会。

在十几年后自己拿了各种奖,领了无数奖金后,也尽自己所能的捐给这个基金会。

只可惜,那会儿乔依之再去找宋阿姨,却被告知:“我们基金会没有这么一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