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页)

周良策教授说:“我很欣赏你们的天赋,同时,我也尊重你们的选择。如果想在科大读书,我或许可以去院里给你们争取最优惠的录取政策。”

他确实有底气这么说,这俩孩子三十分钟的题目量十分钟就能写完,还全对。

这样的奇才上哪儿找去?

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周良策想,如果科大光电院不给保送录取,那他就真的会有点失望了。

他觉得,两位小同学这样的天赋,迟早是要发强光的,那会儿再要跟清河争,就太难争到了。

毕竟,在所有华国人心里,top3肯定是顶尖的。其他学校好归好,但top3就是不一样。

乔依之已经跟陈礼教授搭上线了,但这话又不能直说,她赶紧婉拒周教授。

“周老师,我们俩都是西川省景宁市的,读大学应该不会出省……”

乔依之今儿从周教授这里学到了实验步骤的设定方法,对她大有裨益。

虽然说她蛮佩服这位老者的,但这会儿在择校这件事上乔依之不能跟人家打太极。

给别人希望又做不到,是最伤感情的事情。

乔依之决定耿直一点,下猛药:“老师,实不相瞒,我们俩的dreamuniversity(梦中情校)是清河。”

周良策叹了口气,他倒是没生气,甚至也不意外。

只是说:“小姑娘也不给自己留后路,小伙子,你呢?”

李闻风收敛了语气,但话语还是那么的嚣张:“我跟我同桌早就商量好,一起去清河。老师,留后路归留后路,但那样吃亏的是科大。我们俩,不可能落榜的。”

周良策:“……”

这话真是让人气到牙痒痒。

周良策跟着他们往礼堂走的时候,又忍不住想,这俩学生这么直白的说,其实并不是没情商。正是因为他们俩情商在线,所以才不想让科大白忙活。

毕竟特殊通道保送得跟两地教育局联系,麻烦着呢。

这时候,与其吊着别人的胃口,还不如从最开始就不要给希望。

周良策叹了口气,这么想来,他真的更想收下这俩学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