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页)

陈橙因为不善言辞,在班里受到同学排挤,她其实从不觉得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因为性格软弱,她也不敢跟非常看重她成绩的爸妈提这件事。

爸妈很爱她她知道,但陈橙也明白,她的在校成绩不仅是自己的命根子,还是爸妈的命根子。

所以,她必须按部就班的读书上课,考个好大学来给爸妈挣面子。

在来科大之前,陈橙一直觉得自己读书就是为了给爸妈挣面子的。

但现在,她觉得自己像一个一直走在黑夜里的旅人突然看到了光明。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读书、读大学的意义。

面子什么都是次要的。

努力读书是为了能遇到更好的人。遇到那些可以包容你的‘耿直’,不会因为你的天真、不善交际而嘲笑你、孤立你的人;遇到那些自己可以从其言谈举止中受到启发,更加努力着的人。

这就是此次陈橙的作文内容。

——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人际交往、关于父母那隐藏在严厉外表下的期待儿女更优秀但却不被孩子理解的讨论。

这次陈橙的总分是高中组第四名。

其实她这次决赛作文成绩是第三名,但因为复赛成绩比较低,所以总分第四,但也拿到了国二的好名次。

十几年后,成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陈橙因为班里培养出了一名文科状元,并且全班学生均上985分数线,而收到了本地媒体的采访。

她提到了十几年前自己获得语文报杯国二的那篇文章,面对镜头笑着说:“我就是一直鼓励我的学生们努力、再努力一点,像更优秀的人看齐。现在,我想给当时的作文上再添一句话,努力读书不仅仅可以遇到更好的人,还能让自己的未来有更多选择。”

记者问:“更多选择是指?”

“比如我,现在选择当老师,鼓励更多的孩子去实现梦想。而……当时影响我最深的那位……朋友吧,她现在……”

记者:“您那位朋友现在怎么了?”

陈橙说:“她现在很厉害,我看到她的文章在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她没说,那位朋友去年就凭借一个国家上最顶尖的奖项,被书写进小学课本了。这样的话,指代就太明显了。

记者听到‘文章’两个字,以为是跟自己同行的文学工作者,便没有多问,一场简短的采访到此结束。

而此刻,坐在后排教师组的鲁俊才老师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学校两名学生站在台上领奖。

科大文学院的院长担任颁奖嘉宾,给两名国一、省一的同学颁奖。

科大的院长说:“我仔细看了两位同学从复赛到决赛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有新意,有书写技巧,却又没有浓重的匠气,反而读了让人情不自禁的陷进去。很好、非常好,你们拿这个国家一等奖,实至名归。”

两人下台后,鲁老师听到旁边有老师小声讨论:“这个实验中学也太强了吧,仅有的两国一都在他们那儿……”

“别说了,我们学生告诉我,这俩学生在之前日常表现,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你们看那些大学教授,看他们俩的眼神都泛着光,一会儿肯定能拿到保送名额。”

“也不知道他们的带队老师是谁,能指导出这样的学生,我好想跟这位老师交流一下。”

老师们说话时没有压低声音,估计都是想结个善缘。

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经验。

鲁俊才:“……”瑟瑟发抖。

他只是个教美术的,这些天来游走在科大的各个角落写生,完全都不知道学生们的事情啊!

等到颁奖结束,总编上台发表了结束语后,乔依之和李闻风来到鲁老师旁边。

所有的老师们才发现,原来坐在最中间的,身上文艺气息十足的老师,居然是两位国一的老师?!

一位外省的老师直接来了句:“看到鲁老师这波澜不惊的神色,我就觉得特别佩服。果然,只有您这样淡泊名利的,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

鲁老师百口难辩。

眼看着其他老师都要过来夸他,鲁老师赶紧说:“不不不,各位老师误会了,我不是语文老师,我就是一教美术的,他们俩的班主任带两个班的课,快期末了走不开,这才让我来照顾学生的。”

主要是老包觉得自己就算来了,也指导不了多少东西。

学生太强了,他这个当老师的也很无奈啊。

其他老师们:“……”

鲁老师见他们不信,打开自己的笔记本,里面纯白的纸张上画了不少速写。

其他老师:“……”

还不等老师们围着问乔依之和李闻风到底是怎么写的作文,科大那边的一位男老师就走了过来,邀请三位去办公室详谈。

“我们可以说说直接保送的事情。”

其他老师:“……”保送啊。

还不等他们羡慕完,那些教授又来了几位,说:“直接去科大办公室不合适吧?我们大学也想给两位同学提供保送机会。”

“我们学校也是。”

其他老师:“……”这氛围,太让人窒息了。

看着鲁老师带着俩学生跟众老师出门去另外一个教室‘详谈’,他们面面相觑后,一个个留下了羡慕的泪水。

有人小声说:“下次咱们试着派美术老师来带队?听说搞艺术的老师身上灵感比较多,说不定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呢!”

“……”这可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至于费苹,当她看到李闻风成绩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了。

夏令营之前,她的班主任千方百计的问到了自己的复赛成绩,据说是高中组第二名。

因此,她百般骄傲,认为自己这回肯定是国一。此前她跟李闻风分到同一组,她还觉得有些欺负同学,费苹自信的觉得自己应该跟乔依之分到一组比拼才对。

就算那七天的日常比赛她屡战屡败,她骨子里还是觉得李闻风不如自己。

毕竟成绩可以说明一切。

她可是高中组复赛全国第二名呢。

哪想到,李闻风的成绩为【第二名,李闻风,复赛成绩97.9,决赛成绩98.7,总成绩196.6分。】

费苹做梦都没想到,李闻风复赛跟乔依之成绩一样,并列第一。

而她92.1的成绩,确实是排在第二的。但跟第一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回决赛,费苹虽然也拿到了国二的名次,但却是国二的尾巴,总成绩没有她一开始瞧不起的怯懦的陈橙高。

保送自然与她无缘。

班主任说,语文报杯那边编辑说了,要不是费苹复赛成绩很高,这次决赛总分指不定就落到国三去了。

而陈橙这边,虽然同样没拿到保送名额,但却被另外一位卷发女老师看中,给了她三十分降分录取的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