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 誓(第2/2页)

只不过——每当想到这里,另一方的心脏就会突然被揪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背叛了当初的誓言,背叛了一段生命,背叛了当初相信爱情的自己,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背叛了对方。

几个不眠夜之后,终于,那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另一方,做出了决定——捍卫誓言。

接下来,是对事情发展的客观性描述。

暑假里,方太太回了一趟娘家。她妈妈的糖尿病加重了,需要日常注射胰岛素,所以两个月时间里,方太太都陪在妈妈身边,为她亲手注射胰岛素。

这两个月里,老婆不在家,没人管着,方先生更是经常在外面跟同事、朋友喝酒。有一个20多岁的女孩,是方先生的下属,经常陪着方先生,在他喝酒后送他回家。

清醒的时间里,方先生主要是在训练大豆,教会它一些新的技能。跟方太太不同,方先生训练的都是些无厘头的技能,比如说,只要手机铃声一响起,就把房子里所有的狗玩具,都扔到放手机的地方;再比如说,把家里的垃圾,扔到同栋楼不同楼层的垃圾桶里。

暑假快结束时,方太太终于回家了。本来说好了,那天晚上要来一场小别胜新婚的、酣畅淋漓的相会,但是就那么巧,刚好方先生的部门拿了笔奖金,说好了所有人一起吃大餐庆祝。

那天晚上,方先生自然又喝醉了。

破天荒的,他居然没有回家睡觉,而是打完电话通知方太太后,在那个年轻女同事的搀扶下,去了酒店开房。

第二天早上,当他带着宿醉的偏头疼,回到家中时,却发现方太太已经躺在浴缸里,淹死了。

法医测量肝温,判断方太太的死亡时间,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当时方先生刚跟同事喝完酒,所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至于方太太的死因,则是因为泡澡时突发心肌梗死,导致昏迷,最终溺毙在浴缸里。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毕竟在多年以前,方太太就曾得过类似的重病。

警察并非没有怀疑,作为最亲近的人,方先生是否会有杀人动机?比如说,因为跟方太太感情破裂,所以设计将其杀害。

但是,警察调查了方先生跟年轻女同事的关系,却发现他们的交往非常纯洁。甚至在喝醉酒的那天晚上,女同事把他扶到酒店后,便自行回家了,并且叫了个年轻男同事来照顾方先生。当然了,这个年轻男同事和方先生之间,也是正常的上级跟下属的关系,清清白白。

所以,这起令人惋惜的死亡,最终被认定为突发疾病造成的意外。

警察们疏忽了一点,在方先生回家的那个早上,他通过家中的金毛犬,处理了一个关键性的证物。而且,他处理冰箱里变质食物的同时,还找到了一个装满液体的小玻璃瓶。弄明白里面装的是什么之后,他把这个玻璃瓶,也一并扔掉了。

如果说,丢弃第一件证物时,方先生心里充斥着悲痛和内疚,那么,扔掉第二件证物时,他则是在恍然大悟之后,心中释然了。

总之,在这个故事的结局,方先生坚信,他捍卫了当初的那个毒誓,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捍卫了两人的爱情。

如今,坐在烧烤店的包间里,给我讲述故事的这位客人,绝不承认,他就是故事里的方先生。

我很清楚,他顾虑的是什么。但是在我看来,他的顾虑是完全多余的。故事里的毒誓之所以毒,是因为它在带走了其中一个人的生命后,也完全摧毁了另一个人,带走了他的灵魂,以及余下生命里幸福的可能性。

这个宛如哑谜的故事里,到底是谁背叛了谁,谁想杀谁,谁最终又杀了谁,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杀的——对我而言,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

我唯一好奇,但这辈子都不可能知道的是,在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杀死的那一刻,泡在浴缸中的方太太,会是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