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第2/2页)

这个时候,混沌之气尚未消散,充盈在天地之间,于是,神承先天之气,应运而生。他们生来就掌有神力,翻云覆雨、排山倒海不在话下,是无往而不利的神族。

可是兄弟姐妹们多了,就容易引发矛盾,大家都是以天为父,以地为母,谁也不服谁,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神位,爆发了一场持久的众神之战。

神不老不死,但可以被其他的神杀死。他们死后,代表着力量的神格脱离身躯而去,独立于世间。于是,就有了太阳、月亮、风、水、火、山、河流、草木……“神”的力量回归天地之间。

战争的最后,最初诞生的神死了个一干二净,诸神寂灭,“太古时代”结束了。

而被繁衍下来的神的后裔失去了不老不死的天赋,随着一代代血缘的传递,他们的神力也被逐渐减弱。与之相反的是飞禽、走兽、鳞甲一类的妖族,它们崛起了。

然后又打了起来。

和众神之战不一样,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打打停停,经历了非常漫长的一段时日,人们到现在也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唯一知晓的便是神族消失,神兽绝迹。

以及,原本是个整体的大陆在战争中支离破碎,变成了十四块分离的陆地。

这就是“上古时代”。

殷渺渺对比过十四洲与前世的神话体系,发现细节上有许多不同,但在某些地方却一模一样,留下太阳和月亮的神也叫羲和与望舒,风神、水神、火神同样以“飞廉”“共工”“祝融”为名,仿佛是同一个厂出场制造的。

不同的是,在前世,洪荒世界结束以后,神话中又出现了天庭体系,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玉皇大帝、王母、二郎神、哪吒、七仙女等神仙。

而在十四洲,凡间百姓对神仙的想象就是修士,追求长生,相信人能修道成仙,对于各方神仙并未有明确的分工,生产力接近于宋代,思想体系保留在了秦汉。

扯远了。

神族虽然消失,但十四洲的人认为,神力并未就此消亡,而是随着一代代的繁衍,隐藏在了某些人的血脉之中。因为神力诞生于天地,自然而然就能与灵气呼应,所以后裔与凡人最大的不同,便是生有“窍”,可以通过吸收灵气排除杂质,重新得到属于神不老不死的能力——许多修士蔑视凡人,便是受了这种说法的影响,认为修士乃是神的后裔,天生比普通的凡人高贵。

为了与先天之神区分,这些通过后天修炼脱离凡胎的人,就名曰“仙”。

神仙,神仙,先有神而后有仙。

灭神之说已经成了现实,但灭仙……慕天光蹙眉:“仙人超脱世外,何以灭之?”

松之秋平静地回答:“当世间再无人修仙的时候,‘仙’自然就消失了。”

殷渺渺心里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