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世间人(第2/2页)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皇明祖训。”

朱大咸点点头。然后说道。

“又岂是你我所能轻言,况且,除此之外,又怎么可能还有其它的什么办法?”

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之通义也。

“不是要找其它的办法,而且要明确一些事情,我大明是嫡长者继位为君,可若是只有嫡长留于京中,那么万一有意外,嫡长无后,谁人为君?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皇上的子嗣都已经封到海外夷地去了,也许往返需要一年。国不可一日无君。

“难不成,要像戏文里说的那样,先封诸子,然后再来个先到者为君?”

当然,这是戏言,所谓的“先到者为君”,不过只是戏文里世宗继位的戏言罢了。

“嗯。”

沉吟片刻,朱大咸说道。

“既然陛下可以太子封府北京,令其守北,那么亦可以二皇子设府南京,待太子有子嗣后,二皇子再就国夷地,如此宁人以为如何?”

如果朱明忠听到这番的话,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恐怕就是这个二皇子是“备胎”。不过对于顾炎武而言,朱大咸的这个建议,虽说有其不足,但是却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在诸子远封夷的情况下,本土确实需要留一个“备胎”。

“既便如此也还有一桩难处——就是将宗室远封夷地的情况下。单单是护送眼下三十六宗室就国这笔开支恐怕绝非小数,况且,不可能让宗室赤膊上阵吧,朝廷恐怕还需要复各藩藩卫,而且还要助其建城,甚至助其讨伐……如此倾国力封建诸藩,其之土地、赋税却皆非大明所有。这笔开支要如何向天下交待?”

大明每每有藩王就国,耗银又岂止数十万两,这一下让三十六个宗亲就国,上千万两的开支,虽说朝廷现在能负担得起,可是终归需要向天下人交待。

“按我大明定制,亲王禄,一年万两万石,即便是花上几十万两,也不过就是其亲王数十年之俸禄,更何况其子女郡王、将军皆有俸禄,朝廷暂时是出了一笔银钱,可是却也是一劳永逸,自此之后,再无须负担宗室俸禄,这样,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不是?”

这么解释之余,朱大咸又说道。

“其实,令藩王就国,最关键的恐怕是人,而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