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理想(第2/2页)

“不过,愿意冒这个险的船长恐怕不好找,谁愿意为了一个虚名,滔海数万里,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去开辟这条航线。”

“虚名……你愿意吗?”

突然,杨成看着好友问道。

“我……”

徐允贤诧异的看着好友。

“你就从来没想过,恢复徐家往日的风光?”

杨成的脸上带着微笑,原本还有些不解的徐允贤,听他这么说,突然笑道。

“三年前,陛下下旨恢复你们杨家彰武伯的爵位,你父亲为何拒封?”

好友还没有回答,徐允贤便正色说道。

“杨家世受国恩,身为勋贵贼至而不能敌,虽自缢尽节,但臣节有亏又焉敢图陛下复爵?令尊尚是如此,更何况我们徐家?”

苦笑着,徐允贤摇头叹道。

“北京的那边降了贼,南京的这边降了虏,如此贼来降贼,虏来降虏,没有流万里,就已经是陛下开恩了。”

徐允贤出身于一门两国公的徐家,不过徐家虽说是世受国恩,可表现着实让人汗颜,成祖封的定国公一脉在北京降了贼,被杀。而在南京这边的魏国公一系,清来降清之后,同样也没有逃过一死。

其实大明的勋贵后代,又有几人逃过一死?

什么是与国同休,国存已存,国亡已灭。当年的勋贵大抵上都死于李闯之手,只有南京的几位,死于清虏,而尽节的又有几人?

不过尽节的那几位,总算是得到了回报。就像尽节彰武伯,其爵位就被陛下恢复,不过又被其退回,也许是因为杨家人经历了天下的纷乱之中,对功名利禄看淡了许多。

相比于杨家,一门两国公的徐家,却是丢尽了勋贵的脸面。徐允贤自然不敢说什么恢复往日的风光。

“昔日……哎,徐家祖上若是知道,两脉都是如此,指不定……”

叹息之余,徐允贤看着报纸上的文章,长叹道。

“不过,若是能开辟此航线,也算立功于大明,如此,也许能弥补一二。”

弥补的自然是徐家的罪过。就在徐允贤心思浮动间,那边宿舍的房门外便传来了同窗有些激动的话声。

“定下了,定下了,朝廷颁布封建的圣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