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无忧(第2/2页)

想到这里,朱明忠又补充一句。

“虽然不在那里与他们交手,但是必须要向他们表明我们的领土立场,告诉他们,包括西伯利亚汗国内的所有北方之地,都是大明的领土,因为……蒙古人曾接受我们的册封,所以,那里是大明的国土,让他们立即撤回去!”

那里真的曾接受过大明的册封吗?

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立场,表明这个立场,无非就是为了将来解决这个问题作铺垫,如果连抗议都不提,到最后也就只有默认了。有时候,抗议的作用就在于此。

所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过只是弱小的时候,用于表明立场,等到实力强大、时机成熟了,什么搁置争议,到那时候就只有一个选择,你不听话就往死里打你。

“臣明白了。”

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之后,方以智又接着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朝鲜的问题,朝鲜虽是我国藩邦,且视我大明为‘再造之恩’的‘君父之国’,但无论如何总归是藩国,所以臣以为,可于东北府学之中,收朝鲜学生,令其尽归中国教化,如此,将来若收朝鲜为郡县,此人可为其内应。”

身为东北总督的方以智,自然不会忘记一江之隔的那个邻居,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朝鲜对于大明而言,几乎不亚于亲儿子,当然,这种亲儿子更多的是他们对待大明的态度,他们以身为大明的“亲儿子”为荣,处处称大明为“君父之国”。可无论朝鲜如何恭敬,在方以智看来……不过就是干儿子罢了!对干儿子,自然要防一手。

“这样安排也好。”

朱明忠轻轻颔首。

“朝鲜的问题,虽然不一定能于朕的手上解决,现在收其世子、王族以及两班子弟于清河学校读书,就是为了将来于朝鲜设立郡县,嗯,东北与朝鲜是一江之隔,招收朝鲜学生更为方便一些,可以尽管放手招生,要让他们作为未来收朝鲜为郡县的基础,有他们在民间作为基础,再加上受我大明教育的两班大臣,想必五十年后,朝鲜必定可为我大明一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