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3/3页)

刘娥道:“这是什么道理!皇帝的儿子天生就要做储君,怎么还有受不住一说呢?”

赵受益苦笑道:“娘娘,非是朕不想册封储君。朕又如何不明白,储君乃国之根本。只是如今……”

他对范仲淹道:“范卿,你来告诉娘娘。册封一位储君,要耗费多少国帑?”

范仲淹出列道:“回官家、回太后。册封储君,光是汴梁城里的花销就不下千万之数。更何况储君一定,四海同贺,各地进贺之礼又不下千万。册立储君,按例应该大赦天下。这又是一笔花费。如今国库吃紧,这……”

赵受益道:“母后,不是朕不想早早地将储君定下来,朕心里也着急。实在当前不是操办立储的时候,等过上两年,咱们将眼下这个难关迈过去了,国库丰足了,再议立储之事不迟。”

刘娥道:“好罢!既然这是范相所言,本宫也就姑且信了。只是皇帝,你说册封太子花费太大,国库支撑不起,那册封亲王的钱走有吧。皇后所出的长子,这是何等的尊贵,结果现在连个王爵都没有,也太过可怜了些。你总该给本宫这孙儿册封一个王爵。”

赵受益忙道:“应该的,应该的。过一段日子就是皇子的生辰了,朕一定为皇子择一个好封号。”

刘娥点头:“这倒还像话些。对了,”她似忽然想起了什么:“不止要册封皇子,连公主也要一并册封了。”

百官哗然。

“这……这哪有册封公主的先例呢?”

“对啊,从太.祖一朝开始,就没有过这种事情啊?”

赵受益也为难道:“母后,这是否有些……”

刘娥哼了一声:“本宫不管。你说国帑吃紧,拿不出册封太子的钱来,要委屈本宫的孙儿暂时当个亲王。本宫依你。那你也得在别处将这些亏欠找补回来。皇后是个安分守己的性子,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不敢对你说,本宫就替皇后做这个主。皇子与公主是一胎双生的兄妹,你不将皇子封为太子,就得给他妹妹个恩典。这才算是公平。”

赵受益又苦笑:“母后,兹事体大,开不得玩笑啊……”

刘娥道:“本宫可没和皇帝开玩笑。皇帝若还认本宫这个母亲,认皇后这个妻子,认皇子这个儿子,就依本宫说的做!否则……”

赵受益忙道:“母后这话从何说起?儿子如何敢当?儿子这就依着母后的意思,册封皇子和公主罢了!”

他对范仲淹道:“范卿,今日请你为朕做个见证。等皇子与公主两周岁时,朕就封皇子为楚王,封公主为秦国公主。君无戏言!”

范仲淹道:“臣记住了。”

赵受益又回头对刘娥道:“母后您看,这样可好?”

刘娥略一点头:“勉勉强强,差强人意吧。既然为本宫的孙儿求来了封号,本宫就回了,皇帝继续和众位卿家议事吧。”

赵受益道:“恭送母后。”

文武百官也跟着道:“恭送太后。”

将刘娥送回后宫之后,赵受益又站在刘娥的珠帘前,长叹一声:“唉!”

装模作样地转过身来,跟文武百官道:“众卿家中的父母,也这样溺爱孙辈吗?”

既然刘娥是打着给孙子求封的名号将这件事情提出来的,他自然也得配合着把戏演下去。

众官员都纷纷附和,没有一个人再对册封公主之事提出任何异议。

太后都连“你要是还认我这个母亲”的话都说出来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还反对册封公主的话,是想要皇帝不认母亲了吗?

赵受益眼看着戏唱得差不多了,收住话头,又开始商议其他正事。

等一个多时辰后,该议的都差不多议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赵受益道:“行了,众卿都回吧,有什么事情日后再说。”

包拯出列:“官家,臣有事要单独禀奏。”

赵受益道:“那你一会儿到政事堂找朕。”

政事堂是他平时在宫里召集亲信重臣开小会的地方。

包拯点头称是。

赵受益出了崇政殿,先在偏殿里用了点饭,又去政事堂找包拯。

包拯已经等在廊下,赵受益走到他身前,笑着问他:“包卿,什么事情不能在崇政殿里说?”

包拯道:“官家打算什么时候废黜刘后,应李妃娘娘还朝?”

赵受益道:“如果是此事的话,那朕自有安排,卿家不必再提了。”

包拯道:“官家是否不打算为李妃娘娘洗刷冤情了?”

赵受益道:“此事朕自有分寸。”

他看出来了,包拯今天就是专门来给李妃找场子的——毕竟好好的一个李妃进了宫,到现在宫里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反倒是刘娥又上朝了。

他转身欲走,却被一股大力定在了原地。

他惊愕地低头,却见包拯拽住他的袖子:“官家!请官家迎太后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