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2页)

不到一个时辰,折继闵已经安排好了。

大多数人不会骑马,但是地处西北,这里的男人多粗悍,不似南方文弱,听折少将军说马匹对于宋军来说很珍贵,都愿意或骑或牵也给他带一匹马回去。

于是他们只杀了两匹最弱的马,马肉已然一人一大块分好了,余下二十五匹均要被带回去。

折继闵亲来请示出发,充当“临时保镖”的师徒两人上了白骆驼,李沧海瞧着折继闵和他的那个随从都熟练地上了挑出来的最神骏的两匹马,腰杆直直地就粘在马背上了。

折继闵这次其实是偷跑出来的,他年纪太小,家中一直还不同意他去军营,只让他在家读书习武。

他连自己的马都没有,看着族中兄长们都已经在军中历练有了马,心中艳羡。

他一次在外喝茶,听起客商说起党项人常在边境打草谷,他们的马雄奇高骏,他就大胆偷跑出来。

折诚是他的长随,原本他是要瞒过折诚的,但是被他追到了,最后折诚被他连哄带威胁上了贼船。

两人避开折家人的“抓捕”,换了百姓衣裳,出了边城,没想到真的碰上了党项人来去如风的劫掠。

他们只有两人,对方是二十七骑骑兵,想要打败对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折继闵曾在离家时准备了一肚子的诡计,可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他和折诚也只能选择篷头垢面伪装,欲要到夜里在对方不防备时下手制造混乱逃走。

没有想到却是遇上了一对武功如此出神入化的师徒救了他们。

李沧海此时对自己杀人的事已经缓过来了。人的心理状态再应激反应也会有疲惫的时候,这是规律。

又见折继闵这样一个小孩,杀起人来比她狠,而且见不到他一丝害怕。他砍了人头,刀上沾着血还会记得把弯刀在人身上擦一擦血迹。

她也就去适应古代的秩序,江湖和军中,人命就是这样一回事,只要守住不滥杀无辜,行侠仗义,已然可立于天地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