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2页)

逍遥子白了她一眼,她不禁咂咂嘴,刚才问了一个很惊人,却又很傻的问题。两百年前不是大唐还是什么呢?

逍遥子又接着说:“我醉心于记在脑海中的祖师的武学,祖师的许多心得书卷我也看过,所以我依次都忍不住尝试过。有北冥真气的内功打底子,什么招式都易使出来。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白虹掌法等这些武学招数是我潜心武学百年后,在缥缈峰上悟出来的,揉合了我阅尽武学典籍和百年江湖经历的精华。我纵横江湖一百多年,历经唐、五代十国又至宋,也算赫赫扬扬一生,老来才发现身边没有可传祖师与我的衣钵的人。寻访二三十年才找了你们几个徒弟。‘长春不老功’终是我派最高深的内功,但当年祖师自己没有练成过,自己一人练,无人引导,其实凶险异常,所以初时我也没练。到老来却不甘心,这十几年我都花在上面,有两百年的阅历倒让我可以化解凶险。祖师自己没有练过,其实那神功实际练起来也略有误差,我做了修正后才真正练成了,如今却叫你这个小娃娃拣了便宜。”

李沧海淡笑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来如此。祖师潜心研究,以大智慧创出奇功,但最后武功冠绝天下、纵横百年的是师父。师父亦乘了祖师的凉,现在我不过是乘师父的凉,将来又有我的徒弟乘我的凉。人生代代无穷已,均是后人占前人便宜,所以说做人不能数典忘祖。”

逍遥子不禁哈哈大笑,实是难有的畅快。

逍遥子接着教她背诵《长春不老功》第二重的心法,当时四大弟子都背过第一重心法,但是第二重心法,目前也只李沧海见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馀……”

道家养生养气本也是源于《道德经》,总纲正是对“道”的正本阐述。

损不足而奉有馀,就是说遵守天道运行规律改正缺点,保证勃勃生机。

李沧海再背下去,背到“气”“精”之类的概念,人体气行十二时辰和四时时节均有不同,以吐纳运功去丰盈体内“气”“精”,再通奇经八脉,精熟蓄气之法。

其中变幻深奥,连练功的时辰都有讲究,与之第一重又是不一样。

李沧海对着逍遥子陈述了她对第二重功法的理解,逍遥子一边听着,时不时满意地点点头,又在关键处提点启发让李沧海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