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残酷的真相(第2/3页)

虽然没有下人在场,但是玉帝和王母也觉得在董永、女儿、外孙落得这个模样十分丢人,根本不想呆下去了。

所以,玉帝也不等王母,直接飞遁上天去了,王母见老公走了,才忙放开了七仙女,也飞上了天去。

董天生痴痴看着天空,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叫着:“神仙!神仙!我的外公外婆母亲都是神仙!我也是神仙!”

说着,疯疯癫癫、蹦蹦跳跳跑着走了,董永回神,惊道:“天生!回来!”

董天生哪里会回应他呢?

董永却还要照看着七仙女,只有先不去管董天生。但是这时候董永心中也有了疙瘩,但不是人性的嫌贫爱富这么快在他身上体现出来,而是他知道了,七仙女后悔了。

从此,夫妻二人虽然还要接着过日子,但是感情已经大不如前了。而董天生也得了疯病,七仙女要照看着儿子,焦头烂额。

……

三时进行了武举,因为前头正逢了国难,还都后也十分重视武举,前一科录了三十位武进士,这一科因为各地来报名的人多,将要录取六十位武进士。武进士们将按照名次,授六品到九品的“郎”,进禁军中担任校尉。

武举之后,左平章九贤王、右平章护国郡主与枢密使、吏部尚书等忙着人事安排,人员当然是紧着北疆那边。

章程拿出来后,进宫呈到御前,皇帝正在延福宫花园里陪着皇后和靖安小帝姬。雪姬还怀孕给皇帝生了一个小女儿,但是五年来也只生了这个女儿。皇帝从前是有几个皇子的,但是都死于国难,现在膝下也只有这个小帝姬了。

皇帝有补药吃,可是吃了之后也没有让皇后再怀孕,皇后也说这只怕是命。天朝好几个皇帝都是无嗣,然后过继近亲系血脉继位,皇帝也只能兴叹。

九王把人事安排章程给递上,皇帝打开,粗略看过点了点头说:“张爱卿南下讨伐游寇叛乱,一时也回不来,这几个人也不必在京里候着。北疆和西北正是用人之际,还是让他们先去岳爱卿那里吧。”

皇帝跟他老子一样,艺术修养不错,但是军政上的才能平庸,但是这几年迷恋皇后,皇后倒是让他长了不少见识。

皇帝倒是明白自古由南向北得天下的事从来没有发生,北疆才是悬在头上的刀。

张素道:“岳将军北镇经营多年,皇上既然挂心北疆,不如御驾北巡,以振将士之心。”

以前兵临城下,皇帝还有勇气采纳臣子的进谏敢去敌营谈判,但是这几年重新养尊处优,国事有内阁能臣处理,没有了无脑的党争,就把朝政理得颇顺了,他年纪也上来了,更不想大动干戈。

这时皇后雪姬抱着三岁的小帝姬笑着走过来,道:“诸位大人好。”

几位内阁大人连忙揖手回礼:“皇后娘娘万安。”

雪姬将女儿送入皇帝怀中,小帝姬就抱着皇帝的脖子撒娇了:“父皇,陪我放纸鸢!”

皇帝微笑道:“靖安莫闹,父皇和几位大人有要事呢。”

雪姬笑道:“几位大人也渴了,先喝杯茶吧。”

说着,亲自在一旁煮茶,雪姬的茶道也是极好的,看她煮茶都是一种享受,不一会儿就闻到了一阵茶香。

皇帝这时被皇后缓了一缓,反应再慢也找了托辞了,说:“御驾巡视北疆虽然能振奋将士之心,只是到底太过劳师动众。扈从人员不知多少,只怕又要多征调数千民夫,此时正值春耕之时,怎能让百姓误了农时?”

李尚书不疑有他,感动道:“皇上宅心仁厚,是臣等也有思虑不周之处。”

张素道:“那么,便请宗大人再走一趟?”

雪姬奉上茶来,先给了九王一碗,再奉给了张素,雪姬轻笑道:“我乃后宫妇人,本不该过问你们朝堂的正经大事儿,只是师叔这话儿,我瞧着也是糊涂。国公爷年纪到底是大了,上个月我还听皇上念到国公爷上了告老折子而忧心。此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需要老臣镇国,国公爷再来回奔波,身子也受不住。师叔当人人都像你这般吗?”

雪姬虽然贵为皇后,但是本朝没有主子奴才那一套,她能放下身份为国之重臣煮茶。她说话温柔大方,众人又知她文武双全,她说出这些话来也让几个臣子十分感动,觉得皇后贤惠。

雪姬提起张素,人人也看向她,相比五六年前,张素丝毫不见老,她仍然是二十岁的模样,绝世风姿。可是他们也见过张素的儿子张天新,那个头看着是有十三四岁了。

修道之人,果然与常人不同。

皇帝道:“还是请护国郡主跑一趟吧,郡主乃是知兵之人,北疆经略布防如何,也逃不过郡主的眼睛。”

张素道:“本来皇上有命,臣自然不敢辞的。只是臣刚刚令盐铁司的人做了一批新的农具,正想推广到乡间,要举办一个劝耕大赛。今后农人耕地省些力气,朝廷卖新农具也多增些收入。”

皇帝道:“那有什么,便让九弟与刘爱卿负责办了吧,郡主武艺高强,你去北疆也不必大军扈从,也不会扰民。”

张素只好应了,几位大人也没有意见。决定由张素三日后起程去巡边,全权处理北疆军政要务,并带着新科武进士们去北疆赴任。

大家出了宫来,正自告别了,这时张素正要上马,九王走了过来,道:“郡主过几日便要北去,只怕也要冬日才能回来了。今日难得有空,不如到小王府坐坐,小王也有很多朝政上的事想请教郡主。”

张素笑道:“王爷有请,我如何敢推辞?”

九王府也不远,二人各自骑上马去,小厮也只有随后跟上。

王府中门大开,迎了护国郡主进门去,这种礼遇也是没谁了。

要说皇帝对护国郡主有没有疑心,自他娶了雪姬后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张素觉得以九王的人品只怕总也想过这事的。但是赵家宗室近支全绝了,就他们兄弟两个能顶事,若是把张素这个护国公主给除了,不但有鸟尽弓藏的恶名,赵家也像自断双手双脚一样任人宰割了。便是能换上别人,别人就能更好吗?

好在张素是女子,又是修行之人,应无取而代之的心。

张素是女子,王府设宴时,九王便让侧妃都出来相陪。九王说了些朝堂之事,张素也知无不言,二人相谈甚欢。

酒宴将尽之时,九王才长叹一口气,说起国难时近支宗室断绝之事。

张素道:“王爷也不必太过忧心了,远支宗室子弟仍有许多,便是齐国公等宗室也不尚在吗?”

九王道:“我知道赵廷恩是郡主的弟子,他也是死了几个儿子,听说他的新夫人这几年生了两个儿子。”

张素点了点头,说:“廷恩从前那几个孩子我也见过,竟然只剩下长子,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