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精分的男主(第2/3页)

萧北辰道:“别说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女子,就算是现代,很有一部分女子的思维与梦想都是当男人的附庸宠物,把自己物化,你就算建立一个这样的门派,多少女人能理解你这个……算是伟大的目标?你建立之后,就算是你门派内的人都会对你有所抱怨。一个女子要是动了情,若是你不轻易许她嫁人,她会恨你,从而忘记你给她机会自己立身。大恩如大仇,小怨成大仇。这又何必?”

迎春道:“我不信所有女人都会如此不堪,你不要因为前生看到了一些让你不欣赏的女子生出这种偏见。至少在红楼中,女子比男子可爱多了。再说,我怎么会禁止女子嫁人了?但是自愿嫁人,自己负责人生就好了。”

萧北辰说:“反正你是不会甘心给我当一个乖乖的王妃了。”

迎春仰头看着他,说:“你当年选我是因为我乖吗?”

萧北辰知道她是不太乖的,就算是最乖的袁湘琴其实也不乖,李沧海性子看着很隐忍该是乖的,但是看她的事业又明白她一定都不乖。

萧北辰今天坚持了一天清醒也是极限了,忽然就站着不动了,迎春还没有发现,继续往前走,一边说:“活一场总有点自己的事业才好,不然,你说像我这样的人对王妃这职业会有什么兴致呢?幸好你不是皇帝……”

“你是谁?你在胡说八道什么?”“萧北辰”目光像寒冰剑一样似要把迎春刺穿。

迎春转过头去,讶然地看着他,说:“你这是……好吧,暗语,他妈的,你还没有跟我说暗语是什么?让我怎么对?”

司马煊打量着眼前的美丽少女,说:“你……你认识我?”

迎春点点头,说:“你是皇上的弟弟,你刚刚不是求了皇上帮忙,想要娶我吗?”

司马煊再扫了她一眼,说:“怎么可能,你才多大?还想嫁给本王。”

“本王?”迎春不禁笑了起来,实在是忍不住了,忽又想到这样的人是她未来的精分夫君的新人格,不禁又悲剧。

“那个,我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是,你能不能别自称‘本王’?我一听到这种自称就会想起不良画面。”比如《破身爱妃》、《替身王妃》、《冷面王爷俏王妃》之类的。

要说从前的凌菲是没有看过这么多的90年代小言的,但是说来惭愧,她当了六万年的玉帝,人间什么经典好书都看得差不多了,无聊时到人间弄了好玩的沙雕文看看。她不但自己看,还要拉着元始,倘在他怀里读给他听,元始居然也没有推开她。

“你放肆!”

贾迎春说:“那谁,你已经和你皇兄千求万求了,现在改口反悔也晚了。要是让你皇兄知道你有这种精神分裂毛病,你说会怎么样?”

司马煊听懂了那个词,不禁沉默,这是他最大的秘密,连最亲近的皇兄都不知道,他不太让太监宫女贴身侍候,就是怕被人发现。

和别的精分病人不同,司马煊很明白自己有“另一个自己”,因为自己的一身武功都是他的。他像是《冬季的恋歌》中的姜俊尚一样,姜俊尚不记得自己过去的事,但还能弹钢琴;司马煊不知道另一个自己的事,但是他今生人格时会有萧北辰在这个凡人角色时的七成功夫。

司马煊道:“你为什么会知道他?”

“你觉得呢?”

“是我在问你。”

“以后你会慢慢知道的。时候不早了,宫门快要关了,你得送我出宫去。对了,我叫贾迎春,是先荣国公的孙女,一等神威将军的庶女。”

贾家的烂是连当时远在江南冷子兴和贾雨村都知道的,司马煊又怎么会不知道?

“我……我是不会娶你的……何况你年纪也太小了。”

“你自己和皇上说去,小女子人微言轻,也见不着皇帝。”

……

二春黛玉还在皇宫东门外等她,已在车上等了许久了。迎春上车后,她们都很好奇,长公主是不是定了要她当侍读。

妹妹们都以为是长公主招她去觐见了,涉及皇帝,迎春也没有和几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解释了,只敷衍地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也没有下旨,这事也说不准的。咱们回家后,也不必和大人特意提了。若是与皇家的决议有差别,那怎生是好?”

探春道:“涉及皇家无小事,二姐姐说得有理。”

于是黛玉、探春、惜春回家后都未提她可能被长公主看中的事,皆说在淑妃复选那一关没有选上。黛玉、探春、惜春都进复选了,所以在贵族女眷圈子中的名声是保住了。

却说宝钗比她们要惨得多了,她参加的是大选妃嫔。迎春在穿来以前也怀疑薛宝钗的父亲有一个紫薇舍人的虚衔,她以为薛父的这头衔是因功劳得来的。但是待得久了之后才发现,那根本就是她祖上的官职,薛宝钗的父亲、叔父等已经全都回到商户的地位了。

“紫薇舍人”便是中书舍人,唐宋时称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或“紫薇舍人”,因为中书省是直属皇帝的权力中枢,才称“紫微省”,雅称“紫薇”。

但是原著中说起“宁荣二公”时,除了贾代善不降等袭了爵也是国公之外,其他人都是指第一代辉煌的祖宗。迎春求证后,也才知道薛宝钗的父亲根本也没有当过实职官,但是薛宝钗父亲时期,薛家有钱有门路,他身上也有捐官。

要知道,到贾宝玉一代都是第四代了,薛宝钗是同一代人,也是第四代。“中书舍人”并不是爵位,不能世袭,因此薛家是几代没有出过实职官员了。

所以,薛宝钗到了宫门外点名核对时就被刷下了,她父亲不但是捐的官,而且还死了。除非皇帝自己找来的风流事,大选时是不可能要这样的秀女的。

早前,她还能在内府报上名去,被太后、皇后一见就不行了。况且宫中已有贾元春,薛宝钗又是一个金陵四大家族的人,又和甄贵妃有些关系。

宝钗自在宫门口当着诸多官宦女眷的面丢了一个大脸,上了马车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一回到梨香院,也是栽在屋里偷偷抹泪。

薛姨妈道:“我的儿,这都是命,你也莫太放心里去了。”

宝钗道:“我何处不如人了?为什么就要这样命苦?”

薛姨妈道:“只怪你父亲去得早,你兄长又不知长进,否则但凡他有一分能耐,咱们也不至于如此。”

薛家进京,除了薛蟠的事和采选的事之外,就是宝钗的父亲也死了五年了,这五年来他们孤儿寡母是两头被吸血。一方面薛姨妈还要靠着贾家和王家,少不得要孝敬,另一方面薛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在金陵,族人也是根深叶茂,他们一个个恨不得来撕去薛家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