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遇到个神经病(第2/3页)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杨红旗有亲眼见过的,也有听说过的。

就因为太爷爷这一身煞气,村里的小孩儿们除了杨红旗这个亲重孙子,其他人都不敢亲近他。到了近些年,那些小孩儿们长成了年轻人,也依然如此。

所以随着太爷爷年纪越来越大,那些往事他就越来越少提,听说自从自己上学出来以后,这几年他平时在家除了去帮当年去世的乡亲们战友们扫扫墓,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待着。

也不知道等自己再放假回家的时候,会不会还第一时间,在村口的那棵歪脖子树底下,看到那个老爷子……

“你刚才说什么?”就在杨红旗还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对面那个瞪了他一眼的同学开口了。

“我说什么了?”虽然刚才这同学的眼神很凶,虽然哪怕现在,他还感觉到被这同学看着,似乎气氛都有点不一样了,但是杨红旗同学一点都不憷——在他的心里,自己是正义的,正义是无敌的。所以……他就是无敌的。

“怎么了?我说错了吗?”这一刻的杨红旗不是独自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还有千千万个愤青同学们在支持着他,有着老区无数乡亲们在默默地为他呐喊助威。“你记的什么,你自己都不知道吗?你敢说你自己记这些地址,不是为了将来去那里工作?”

听到这句话,对面那个同学忽然就笑了起来,随着他这一笑的瞬间,似乎周围的气氛,忽然就变得轻松起来。

可是看到这个笑容,杨红旗同学瞬间就出离愤怒了:“你还有脸笑?对啊!对你来说,想必去了岛国,是为了实现你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是吧?那你就去吧,去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而奋斗吧!”

“但是你要记住,如果将来某一天,战争再次爆发。那你为他们创造的每一份价值,都会化作射向我们的炮弹,变成挥向我们脑袋的屠刀。到了那时候,想必你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眼看他声音越来越大,都开始影响到周围同学们的学习,对面那位同学有些哭笑不得地提醒了他一句:“同学,你这么大声,影响到别人学习了。”

被这个‘汉奸’同学一提醒,正说的义愤填膺的杨红旗转头一看,顿时……放低了声音:“好了,我就说这么多。我希望你记着自己的身份,你身上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是生长于这片热土上的华夏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改变不了这些。哼!”

看到他不说话了,对面那位哭笑不得的同学也是无言以对:除了以前看地道战的时候,已经很少听到这么富有民族感情色彩的话语了。这些话肯定都没错,但是在这里被人用教训的语气说出来,总是给人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再看看刚教训过自己的这位同学,还不时用看汉奸的眼神看自己,他也干脆收拾收拾书本,准备离开图书馆。

“被我说中了是吧?觉得心里有愧不能安心记录下去了是吧?”看到他要走,杨红旗又忍不住了。

“知道惭愧,说明你还有救。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杨红旗。如果你去了岛国,有一天你突然想起来了一个叫杨红旗的人,给你说过的这些话,然后你幡然悔悟准备回来。那么你也要牢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做过什么,哪怕你杀过人犯过错,祖国母亲都依然会宽容地欢迎你归来……”

被教训的那位同学,在听到他前半段话的时候,已经一脸吃屎的表情,都懒得理他,本来都准备走人了,听到最后一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你神经病啊?你从哪儿看出来我杀过人犯过错?”

杨红旗是想起来刚才这个同学的那眼神,说话时候有点口不择言顺嘴说出来的,现在被这同学一个反问,他心里虽然有点后悔自己嘴快,但是依然嘴硬道:“就算你没杀过人,也干过屠夫吧?”

得,和这人说话可真费劲儿。

那个同学也不再说话,把手上的杂志朝书架上一放,提着自己的包准备出图书馆。

没走两步,他有停住脚步了,扭过头问道:“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有话要对你说。”跟着过来的杨红旗用看‘失足青年’的眼神看着对方,一脸的义正言辞。“我觉得,咱们有必要好好谈一谈……”

“你有病,得治!”那同学撂下一句话,扭头就朝图书馆外走去。

杨红旗被对方说了一句,却一点不生气。

他是这么认为的,这位同学既然知道惭愧,那就还有救。自己是本着‘治病救人’的思想,去挽救一个即将投身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度的‘失足青年’,这是崇高的,正义的。哪怕是暂时遇到挫折,他也依然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所以他就‘勇往直前’地跟了出去。

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好像出来的迟了。

那个同学明明刚才还在自己不远处,结果刚才出图书馆大门一拐弯,他被大门前的柱子遮挡了一下视线,等他再看到那个同学,人家已经上了一辆小汽车,发动起来准备走人了。

“你等等……”杨红旗顿时着急了。“看你能开得起车,想必家庭条件也不错。这么好的条件是谁给你的,还不是……哎,你等等……你的车好像还是外国牌子的,你……”

你特大爷的就是神,能让我燕某人都吃不消,也真是奇葩了。

开外国车眼神凶悍的让杨红旗以为他杀过人的,自然是燕飞燕老板。一直到开了车出了校门,心里还觉得有点哭笑不得,还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什么学生啊!

下午的时候被徐小燕催着回家,他拖拖拉拉地不乐意走。回到家开着车出门,才想起来还有件事没办,正好也不想回家,于是他就顺势来到了农大图书馆。

就像杨红旗看到的,他是为了来记录一些岛国的地址。再确切地说,他是记录一些科技杂志出版社还有实验室的地址。

在一些科研文献的后面,有些会有一些这样的标注,这就是他需要的了。

准备建实验室了,万事开头难,从一片空白起步,未免也太慢了点。既然如此,就需要‘借鉴’一下了。

要说在省城他认识两位老教授,还有不少师兄,想去看个实验室借鉴一下经验,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那毕竟只能看,不能拿不是?哪有去某些地方,又能看又能拿的方便?

所以他就来图书馆,找一些文献资料,不为学习,只为记一下地址——做为一个工作起来相当认真的人来说,哪怕是过目不忘,燕老板也依然保持着当初学习时候的习惯,做个记录。不都说好记性不如个赖笔头吗?咱可是认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