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还好(第2/2页)

“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只占了一半,另一半是因为外资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对中国个人客户不够友好,如果是一位普通中国工人,想把他的薪水存到汇丰银行,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他不会认识到能帮他在汇丰银行开户的有力人士。截止到现在,在汇丰银行无论是开设公司账户还是个人账户,需要有银行原有客户介绍才可以,我的公司在汇丰银行开设账户,就经历过这个问题,是褚先生帮我介绍给银行经理之后,汇丰银行才接纳了显荣公司的开户,存款要求,这已经是一种歧视,汇丰银行多年来只想吸纳优质客户,把普通人隔绝在外的做法,导致很多中国人在有了钱之后也不会登汇丰银行的大门,存到其他华资银行,需要钱时,也会去考虑华资银行。”

沈弼被宋天耀说的微微点头,眼睛看向宋天耀,赞同地说道:“我也认同这一点,银行不是政治机构,不是慈善团体,不是外国人俱乐部,银行是什么?我认为是盈利为本的机构,它不应该有肤色,国籍之分,银行只需要考虑客户是否信用良好,并且银行在客户身上能否得到合理回报,如果按照我现在说的标准,香港对汇丰银行而言,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多少优质客户等待被挖掘,上海来香港的商人就有多少?”

对宋天耀和沈弼的交谈,褚二少自然是不感兴趣,如今是安吉·佩莉丝正陪他聊些伦敦的趣事,倒是利康如今的经理褚书恒听的不住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听宋天耀的话点头,还是沈弼的话点头。

宋天耀长长呼出一口气,二十八岁的沈弼,英国人,进入银行行业仅仅三年,却比很多久居香港的鬼佬们认识更清楚,他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英国人在香港的地位可以高高在上,但是英资银行没必要对香港的中国人摆架子,而是该放下之前的歧视,吸纳中国人的钱,再借给中国人,中国商人做得越大,汇丰银行也就做的越大。

难怪沈弼日后会成为汇丰大班,可能也正是因为汇丰以后的这种观点,再出招搞掉几个较知名的华资银行,汇丰银行一跃成了香港的金融寡头,一览众山小。

才有了香港可以没有港督,但是不能没有汇丰这句话。

也让香港人七八十年代,把银行两个字与汇丰划上了等号。

甚至香港回归之后,汇丰银行仍然垄断着香港外汇汇率和国际贸易结算业务,香港仍然被英国用汇丰银行来实现经济殖民。

还好,这家伙现在在汇丰内暂时还人微言轻,英国人固有的殖民地倨傲还没那么轻松放下。

还好,香港现在不仅有一个英国人沈弼,还有个中国人宋天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