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马来亚教父传奇(第3/3页)

1982年,卢佑离家二十三年后,把矿山股份撤出换成现金,重返故乡,当年的童养媳妻子仍然在等着他归来,卢佑在故乡停留四年,之后决定重返马来亚继续做生意,当时男人出洋,很少有人带家眷,这四年间妻子未怀孕,担心妻子孤单,卢佑买了一个婴儿给妻子,然后又出钱在省城广州置办家业商铺,招募一批可靠工人和佣人,又留了一笔钱让妻子有所依靠,这才又二次前往马来亚。

这一次,卢佑没有去新加坡和甘丁文,而是去了吉隆坡发展,如今他身家颇丰,靠着金钱开道,结识了吉隆坡最具权势的英国驻扎官,彼时恰逢吉隆坡大火,大半城市付之一炬,百废待兴,急需重建,英国人委托卢佑招募华工来建设吉隆坡,当年的猪仔卢佑,变成了猪仔贩子卢佑,至此彻底开始真正发迹。

凭借与英国人的良好关系,卢佑不仅涉猎华工生意,鸦片生意,烟酒生意,锡矿生意,更是拿下了四个州的承包税捐生意,只是四个州的税捐,每年为卢佑带来的财富就不低于五百万叻币。

到1896年时,吉隆坡三分之一的住宅楼都是卢佑的,吉隆坡的所有鸦片生意都是卢佑的,马来亚数个州的赌牌,烟牌,酒牌也都握在卢佑手里,赌牌烟牌酒牌这些并不是指简单的鸦片馆赌场酒楼营业执照,而是专营权,代表整个州只有卢佑才能合法开设酿酒厂,鸦片工厂,赌场,其他人想要开设鸦片馆,赌场,卖酒,就必须征得卢佑同意,并且卢佑被委任为雪兰莪州议员,卫生局委员,成为了马来亚的社会名流,受到殖民地政府英国官员的器重,在雪兰莪州拥有两万英亩的土地,而他在各个地区靠吞并,收购的大量矿场中,为卢佑工作的矿工就有十余万人。

1897年,卢佑与英国殖民政府签定合约,承建从吉隆坡通往彭亨文冬的道路工程,殖民政府向提供陆佑优惠条件,在文冬拨出四千英亩矿地给他,可免交二十一年矿地税。

甚至因为卢佑手下的工人太多,向政府申请之后,卢佑自己发行银票,用印制的银票当成钞票一样发给工人做薪水,工人用这种银票,可以在卢佑名下的生意中当成钞票来购买任何东西,烟酒,鸦片,黄金,粮食,衣服,蔬菜甚至房产,在马来亚很多地区,卢佑发行的银票,比政府发行的钞票更受百姓欢迎。

截止到卢佑去世时,他在马来亚的产业包括承包税捐,锡矿,地产,种植橡胶,椰子,咖啡,煤矿,船务,贸易,工程,金矿,汽车代理,金融,股票等等,几乎囊括马来亚各个行业。

在卢佑的巅峰时期,马来亚的华人分为三种人,为卢佑工作的人,等着为卢佑工作的人,卢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