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我会坚定,得到常量(第2/2页)

如果又认识字,又懂一些物理常识,那么北宋沈工在他的论文集《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这段话不难理解,沈工以文字方式描述了海市蜃楼现象。

相信绝大多数高中生都能从这道填空题的第一段古文中,推导出海市蜃楼。

但接下来的纯粹物理学描述,恐怕只有少数高中生能看懂是个啥意思。

不!

第一题绝不是送分题!

这题颇有难度,千万不要被它12分的卑微表象所迷惑,它具备送命潜质!

沈奇不敢大意,他再次仔细审题,十分钟过去了。

初赛的这个时辰,沈奇已连破15题。

而复赛的这个时辰,沈奇一个字儿都没写。

填空题根本不给你详细解释的机会,不是12分就是0分,没有所谓的步骤分。

“哼哼哼,哼哼哼哼……”又过去了5分钟,沈奇笑了笑发出低吟,这是他发起攻势的前奏。

沈奇找到了思路,更是找到了难得的对手:“呵呵,呵呵呵……出题老师很调皮呀,对嘛,这才对,这才像正规物理老师的作风。沈括,沈工,老祖宗,你是我们老沈家第一代科学家,放心,我不会给老祖宗丢人的。”

海市蜃楼说白了就是个光学现象。

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将远处景物以一种奇幻的方式显示在人们眼前。

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不多,这需要缘分。

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物理题感受海市蜃楼的梦幻场景。

沈奇提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空气啊,没有方向。

平行啊,就像分割的衣裳。

薄层啊,折射渗出翅膀。

我的夹角,穿过法线的胸膛。

飞翔的θ,强忍着伤。

逃离了,dx的猎枪。

亲爱的光线,挚爱的积分。

我会坚定,得到常量。

……

啊,多么优美的物理乐章。

沈奇打着草稿,打着打着就快唱了起来。

做题并没有那么枯燥,何不把它当作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