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哥说到做到(第2/2页)

至于具体的评估功课,就交给彼得森这样的专业人士去处理了,顾骜只提供大战略。

这样的组合模式,对先知先觉的要求很低。顾骜相当于是一个另类的巴菲特——

巴菲特也只是一个“只投资自己研究很深刻、彻底懂得怎么估值的行业”的投资客罢了,他很有敬畏之心,也很懂适可而止,不碰自己不懂的。所以巴菲特从来不投新兴的科技股。

顾骜也很有敬畏之心,也很适可而止,只不过他恰恰相反只是对科技股最了解,也只投科技股,而丝毫不碰其他他不太懂的传统股。

他相信,在87年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比他更懂科技股的结构性泡沫所在。

如今,随着《创新者的窘境》被普及得越来越为世人所接受,顾骜觉得这里面的信息不对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所以,他关照彼得森可以开始在高位减仓,逐步退出了。

第一批‘裁了研发部,但两三年内还看不出症状’的德州仪器型股票,在4月下旬开始被陆续抛售,5月份后继续加大抛量。因为抛盘的成交量规模有上亿美元,着实微微造成了一些震荡,不过在美股整体大牛市的环境下,还是被完全吸收了。

彼得森估计,整个五月份,连带着部分股票上稍微加的一两倍的杠杆在内,可以脱手的资金大约有三四亿美金,纯收益可能有一亿多。

对于顾骜最穷时候也保持在五亿美元以上的本金而言,这种利益并不算夸张,大牛市中是很正常的。当然考虑到套现规模,就有点可贵了。

后续6月份,彼得森还能撤出更多的资金,按照这个节奏,如果撤得快的话,暑期7月份可以吧所有资金全部撤完,并且保持总计两三亿美金的保低收益。

如果顾骜允许他撤退得更慢一些,多给一量个月时间,到暑假结束再抛完,甚至三季度末再抛完,彼得森估计还能多赚不少——总的纯利会从两三亿的规模,上升到四五亿美金。

当然代价也是相对的,那就是如果在这几个月里出现大盘波动,或者市场信心提前醒悟,尾盘会砸在手里一些,到时候不得不割肉。

顾骜还是倾向于前一套方案,就是六月、七月尽量抛完,宁可少赚一点。

顾骜也不是喜欢靠金融投机赚钱的,虽然好几次他都发现这个来钱更快更容易,让人有种懒得再去做实业的惰性。

不过顾骜始终警醒地告诫自己:他这次顺带的资本操作,赚钱还是其次,关键是要建立起自己在美国商界的神级威望。

他要把自己从一个杀出二十分之一重围、干掉雅达利的幸运儿形象,变成一个两次渡劫都成功、四百分之一幸存率的位面之子。他要下次再有类似《创新者的窘境》这样的观点抛出来时,整个市场对他言听计从,不敢质疑。

所以,赚个几亿美元,只是为了立威,不是为了钱本身。钱只是用来提升他说话的可信度,显得他不是一个卖文的,而是实战战绩彪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