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应付作业

1988年4月30日,星期六。

80年代没有双休日,连大小礼拜都没有,所以星期六下班后,才是假期的开始。

(注:大礼拜/小礼拜是94~95年的一项阶段性制度,也就是一个星期单休、下一个星期双休,是实行全面双休之前的一个过渡试点时期。80后估计有印象,90后肯定都是不知道的)

只不过,因为第二天的周日又同时是劳动节,所以这次的假期,可以让大伙儿连休两天,星期天和星期一都放假。

下午时分,沪江,某拥有处理涉外证照事务的分局,民政窗口。

一伙已经盘算着假期怎么过的工作人员,在那儿兴奋地闲聊。

倒不是他们不认真,而是这个点确实没什么事情。如今普通派所都没有资格办理护照,很多内地城市甚至要到市局,也就沪江这样最开放的地方,也得是分局才能料理。

即使业务如此集中,办护照的地方还是很闲,真正忙的是各国的领馆,那儿想办法弄签证的人,每天都可以排队排老长。

沪江还算方便的了,很多国家在这儿都有总领馆。小地方的话,办个签证可能就得本人亲自跑一趟京城了,至于远程办理什么的,至少未来几年都不会听说的。

出国难呐。

“刘科,听说你家五一要搬新房了,一会儿可要请客呀。”

“就是就是。”

几个窗口办事员趁着没人来办事儿,围着值班领导挤兑。

80年代的机关关系比较松散,巴结领导的都是有心往上爬的。

而与此同时,那些已经在基层做了好多年办事员,知道自己这辈子没希望的,因为端的是铁饭碗,也就懒得讨好了,反而会经常起哄让领导请个客蹭点油水。

反正不讨好也不可能被借故开除,最多就是没得升迁嘛。所以不想着升迁的人,那真是“无欲则刚”了。

“小王,你这家伙,每次都是你带头起哄!”刘科被那个不想升职的下属挤兑得好气又好笑,“行,明天请大家吃南翔小笼包。”

1988年,请人吃小笼包也算是体面的了,毕竟是鲜肉灌汤,而且说起来也是有招牌特色的。

大家稍稍起哄了一会儿,门口进来一堆人,似乎都是提前偷偷下班,来查办理业务的进度的。

“同志,您好,这是我上次的回执材料,我想看看我们的护照好了没,不是说一到两周的吗。”几个中老年妇女和个别男人,围着窗口询问。

“那不是说好了两周吗,我们也要攒攒一起送去盖章的呀,就为你们这几本跑一趟?出国谁不得准备上几个月,急什么急!我今天给你们护照你们就能签了?哦,还写的拟出国意向是美国……从来都是一个月出照都耽误不了事儿的!懂不懂行!”

后世办理护照,很多人就是先办了放在那儿,但一项传统却是保留下来的,那就是你去办的时候人家会问你准备去哪个国家。

后世你随口瞎说是没关系的,不过80年代你说了办理护照的目的是去哪儿,你就真得先去哪儿,如果不是去这个国家,还要审查、解释,说明为什么没能成行的理由,总之很麻烦。

所以办理窗口一看那些是准备去美国的,都攒一攒再送盖章,除非是什么要人急件得加速。

“我们真急着出国,五一就要去美国了!”

听到窗口出了状况,刘科踱过来,看看小王如何处理。

他作为领导,经验丰富一些,先看了对方的材料,这些人的单位,大多都是些本市电影制片厂,还有就是复淡大学,看上去倒是体面单位,似乎真有可能拿到去美国的资格。

不过材料当中,也有个别纯属无业有名,或者单位很辣鸡的。

刘科清了清嗓子:“同志,真要是耽误了你们事儿,我们肯定是要加急办理的,不过,你们给领馆的送签材料准备好了吗?如果那个都没准备好,护照给你们加急弄出来,你们也用不上啊。我对美国总领馆需要的送签资质还比较了解,要不我帮你们看看吧。”

“我们有团签的,美国那边有关部门直接整体发的,就等你这儿的护照了!我们到美国按名单对一下落地盖个戳就行!”某无业游民等出国人士如此抗辩。

刘科一愣:“开什么玩笑!你当美国是北韩呢!还有中国旅游团不成?从来没听说过中国人去美国可以团签的。”

这时,人群中一个沪江制片厂的中层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出来打圆场:“这位同志,您可能不了解,我们这次是有包机去的美国,一个同事家小孩儿在美国生产,我们是去探望的。人家男方有本事,直接打包申请下来的,具体我就不清楚了。”

“……你说的是顾骜吧?”护照办的人立刻反应过来了。

一听中国大老板能包机去美国如入无人之境,国内自然不作第二人想。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能让护照耽误了签证呐。

“我这就给你们送,不好意思,你们稍等,还差两个章,今天下班前一定给你们拿到。”

“那真是太感谢了。”

最后,听说飞机是今晚就会在红桥降落,航线都已经申请到了,随时可以起飞,他们还很殷切地加班跑完全部章,然后专门派车送去了机场。

那一大摞阿猫阿狗平时完全不可能申请下来的护照,托庇于顾骜的光环之下,也都可以达成人生的首次美国之行了。

看着这一切,机场和护照办的工作人员,最终目送国内唯一的A320滑翔起飞时,也是忍不住感慨。

“怎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人。”

“听说是萧家那些亲戚,觉得那么大的飞机,只坐二三十号人飞一趟太平洋亏了。节俭朴素呐,凡是有点关系的,想去探望慰问一下,主人家也不好往外推吧。”

“刚才看材料里,关系最远的,好像只是顾夫人复旦念书时候的校友,都不是同班同学,只是因为参加过一样的社团,有点交情,都拉到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真是……唉!”

这样的事情,其实几个月前,顾骜在香江摆酒结婚的时候,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只不过那一次距离近,所以大多数不是最亲密的亲友选择了要不自己从各自的城市出发、坐短途航班、火车,过关去香江。

而这一次,凡是要去美国的人,只能搭顾骜的专机,否则他们连签都很难签下来。所以哪怕最后依然只有几十个人,却依然闹得沸沸扬扬。

何况这种时候,不管素质如何,人家沾亲带故一点想凑上来示好,主人家也是不好往外推的。就算乱一点,也当是为顾骜的孩子积德了,家里老人家总喜欢看“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热闹戏码的。

顾骜本人是个比较思想开放现代的人,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