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小男宠(第2/3页)

两人闻言,不由讶异。

直到进了雅间,心绪依旧起伏不定。

这世上多少人追捧她们,皆是因着她们的皮相和技艺,和她们举杯畅饮,听她们弹琴唱曲,与其说是欣赏她们,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没人真把她们当朋友。

没有人。

当初,虞美人之所以肯帮司南,除了瞧上了他作词谱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原身对她的尊重。

如今的司南除了尊重,竟然还把她们当好友?

给她们发帖子,不是为了显摆,不是为了助兴,只是把她们当好友?

虞美人垂着眼,指尖轻颤。

蝶恋花扯扯她的衣袖,低声道:“你说,他对咱们这么好,咱们要不要把那件事告诉他?”

想起坊间的传言,虞美人不由失笑,“你若想说,便说吧。”

蝶恋花一见她笑,立即警惕起来,“你是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想让我打头阵,你好到徐妈妈跟前邀功对不对?”

虞美人无力扶额,“待会儿火锅就该上了,不如留着些力气多吃点吧!”

蝶恋花立即转移注意力,“我要吃自涮锅,三拼的,你不许跟我抢。”

“嗯,都是你的。”

“少在这假好心,不吃你这套。”

“……”

两个丫鬟站在角落,对视一眼,双双失笑。

原本是死对头的两个人,如何一步步走近的?

全靠火锅。

魏氏也来了,带着范萱儿。

这段时间她没少来,回回都带着范萱儿,偏偏又不明着提起亲事,司南就算想拒绝都没机会。

拒绝不了,就只能跑。

这次,他想故技重施,还没跑就被魏氏抓住了。魏氏当年可是上过战场砍过敌人脑袋的,力气一点不比他小。

她的性格大大咧咧、直直愣愣,军汉似的。要不是这样,当初也不会带着十里红妆嫁给只是个小兵的狄青大将军。

今日魏氏表现得尤其热情,直拉着他跟范萱儿见礼,就差明着说要让俩人相亲了。

范萱儿戴着帷帽,冷冷淡淡,似乎还瞪了他一眼。

司南有点儿高兴,看来这位小娘子也是不乐意的,这样他就放心了。

就是吧,往日范萱儿表现得柔顺有礼,今天似乎对他颇有敌意。

刚好,五味社的管事们来了,司南跟魏氏打了个招呼,便去了。

直到他走了,范萱儿才摘下帷帽。

魏氏笑着调侃:“不是喜欢他么,总是这么害羞怎么行?”

范萱儿浑身一震,“姨母何出此言?”

“不是你说的吗,瞧上南哥儿了,不然你以为我为何整日带你来店里?”

范萱儿险些气哭,“我怎么会瞧上他?明明是……”

“你没瞧上?那你瞧上谁了?”魏氏比她还震惊,拿眼扫了一圈,恰好看到槐树从门前经过。

魏氏突然想起来,当初她们第一次来店里,就是槐树接待的,范萱儿摘帷帽时,槐树也在雅间!

就在刚才,槐树打门口路过,范萱儿刚好把脸转向那边,眼圈都红了!

魏氏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不由拍起桌子,“不行,绝对不行!”

“姨母也觉得不行吗?是因为身份不匹配吧?”范萱儿抽抽噎噎,一副可怜相。

——她家不是寻常商户,是盐商!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就算送去宫里当娘娘都够格,更何况区区一个郡王妃?

范萱儿想着自己哭一哭,魏氏一准儿能答应。

魏氏只是摇头,“门不当户不对,自然不匹配,我若由着你的性子答应了,对不起你娘!”

——虽然她不会瞧不起槐树,但是,配范萱儿不成。倘若她应了这门亲事,将来去了地下,自家妹子八成会撕了她。

范萱儿扯着帕子,嘤嘤哭。

魏氏长这么大都没哭过几回,一听女人哭就头疼,“好了好了,南哥儿这茬我再也不提了,你也收收心,回头姨母给你相个好人家……

范萱儿哭得更大声了。

另一边,司南带着五味社的管事们进了雅间。

不等司南介绍,大伙就熟门熟路地点起了菜。

这个说“我要麻辣锅,多放筠姜少放花椒”,那个说“我要鱼肉锅,用绿椒去腥,熟油打底”……业务比火锅店的员工们还熟练。

司南笑着调侃:“没少吃啊!”

众人讪讪一笑,也没必要装着了,坦率地说:“都是做吃食生意的,你这火锅店一开就火,咱们当然要买来尝尝,取取经。”

不好意思进店,那就叫外卖呗!

结果叫了一次又一次,叫了两次还有第三次,一家老小全都吃上瘾了。

司南顺势说到正事:“当初我说要卖方子,并非玩笑话,如今具体章程已经出来了,诸位可有兴趣一听?”

当然有!

大大的有!

众人心里抓挠挠似的,嘴上却客气道:“司小东家可想好了,真要把看家的东西拿出来?”

司南自信一笑,“我看家的东西太多了,拿出一样也无妨。”

众人皆笑。

火锅上桌,边吃边聊。

司南结合着现代的经验和大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两种合作方式。

第一,联名。

他把方子卖给对方,算是授权,买家可在店铺外挂上“司氏火锅,特别授权”的标识,期限十年,十年后若还想继续,就补交,若不想续便撤掉授权牌,且全国通告。

缺点是,方子的价钱不便宜,那些小食肆肯定是买不起。

没关系,还有第二种方式,加盟。

和现代的加盟店差不多,总店负责装修、培训员工,店铺可以打出“司氏火锅”的名号,方子不要钱,但是要抽红利,也是十年。

十年后可自主经营,同样需撤去“司氏火锅”的牌子。若想继续,那就接着交红利就好。

无论选哪种,方子都不可转让,更不能泄漏,这是要写在契书中的。

在座的皆是五味社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最次的店铺也比司南这间大。一听这些条件,原本蠢蠢欲动的心顿时冷静下来。

他们不可能舍弃现在的经营,专门开一家火锅店,就算开,八成卖不过司南。因此,只能把火锅当作一道菜放在现有的店铺中,卖多卖少还不一定,若花大价钱买一个方子,着实不合适。

司南早就料到了他们会是这样的反应。

实际上,他定的这两种法子,真正想实践的只有第二种。

他希望把那些无力自主经营的小食肆联合起来,给他们一个机会,同时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古人虽淳朴,却也极有戒心,这件事要是由他独自发起,很难取信于人;倘若借助五味社的名义,至少东西二京的食铺都会响应。

这就是“社团”的信誉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