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惊艳(加更)(第2/2页)

她机灵的小样子每每把大娘二娘逗得笑个不停。临睡前的这一小会儿,是姐妹三个难得开心、放松的时光。

这天,于三娘又讲起了段子,姐妹三个笑得正开怀,胡氏猛地掀起帘子,冲着三娘破口大骂:

“不要脸的贱蹄子!我当你怎么天天早出晚归,原来是钻到那淫窝里去了!你知不知道,外头都传成什么样了?”

于三娘反驳:“我是去学本事了,又不是做见不得人的事,自己行得正坐得端,管他们说什么!”

胡氏一巴掌扇过去,“说你两句还敢犟嘴?学本事?那些个掀起裙子叉开腿的贱货能有什么本事?你要真那么想伺候男人,我干脆把你卖进去,省得你坏了全家的名声!”

于三娘从小到大挨过数不清的打,按说已经习惯了,可是,这次突然就觉得莫名委屈。

大郎哥从来没打过槐树他们。

虞姐姐和蝶儿姐姐也是温温柔柔地同她说话。

店里的崔实大哥、刘婶子,哪个不是和和气气?

为何只有她娘动不动就打、时不时就骂?

若是从未见过好的也就算了,如今不仅见过了,还近得让她觉得触手可及,然而,就在此刻,胡氏一个巴掌把她扇回了现实。

于三娘很少哭,尤其不会当着胡氏的面哭。这次却绷不住了,泪珠大颗大颗往下掉。

小娘子咬牙道:“不用你卖,等着中秋宴过去,我自己卖!”

胡氏冷冷一笑,眼中闪过算计。

***

时间匆匆流淌,中秋宴很快就到了。天公作美,早上醒来便是个大晴天。

大宴定在了集英殿,从傍晚一直吃到明月高悬。按照往年的惯例,吃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君臣客套、外邦互怼。

宾客们都觉得,今年也大抵如此。没想到,刚一落座就发现了不同。

十三团练和京兆郡君身后那群娃娃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他家的孩子们因着发大水被阻在了蔡州吗?怎么不仅没少,还多出几个?

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做工考究,样式也新奇,这个红衫银袍,那个便是银衫红袍,胸前皆绣着喜庆的锦纹,有的漫到左肩,有的漫到右肩,各有各的精细,又一脉相承。

一看就是一家出来的。

满大殿这么多宗室子弟,就这几个孩子引人注目。

高滔滔端着高贵从容的笑,毫不在意周围的目光。赵宗实就更不在意了,温和又细致地照顾着小家伙们。

——这是唐玄特意写信拜托的。

原本赵宗实暗暗做好了准备,就算这些小家伙畏缩些,或者闹出笑话,也要帮他们圆过去,权当是为了唐玄。

让他意外的是,娃娃们只是初来时被殿中的堂皇气势镇了下,很快调整过来,该见礼见礼,该乖巧乖巧,即使面对官家也毫不露怯。

说实话,就连他自己的儿子第一次参加宫宴时都没有这般得体!

赵宗实怎么都想不到,来之前司南下了怎样的功夫。

——先是把集英殿的格局画出来,告诉孩子们每个位置坐的是谁,怎样称呼、如何表现,又把司家小院布置成宴上的模样,像做游戏似的带着孩子们一遍遍演练。

并非他担心孩子们给他丢脸,而是希望他们自己能有一个好的体验,而不是被人嘲笑,惹人白眼,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

事实证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们做得很好,也如他所愿很开心。

就算有人想丢白眼,在官家特意把孩子们叫去御前问话之后,情况一下子变了。

孩子们的表现震惊了所有人,尤其是二郎和小崽,面对官家依旧能侃侃而谈,又不失孩童的天真,惹得官家笑了三次。

三次啊!

一双双眼睛都看着呢!

再没人敢说什么。

大宴开始。

起初是一段祝酒的雅乐,编钟与箜篌之声一庄重一空灵,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让众人浮躁的心渐渐安宁下来。

然后,便是第一道菜。

也是整个席间唯一一道。

上菜的时候便引起一片惊呼,即便这些自恃身份的宗室重臣都没忍住。

宫人一身素色,鱼贯而入。

手上端的不是轻薄的漆盘,而是一个个怪模怪样的大盆。

盆底是圆形的,缕空雕琢,内里的烛光隐约可见。上层是长条状,两边稍稍翘起,像一个打开的卷轴。

“卷轴”散发着食物的香气,看起来却丝毫不像吃食,而是绘着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仔细看方才发现,这哪里是画?分明是用一颗颗谷料、一片片果蔬、一个个面团拼接而成,甚至还有汤汁,有酱料!

每个人面前的“画”都不一样,像是把一整幅山水裁剪下来,分成了许多份,江河、群山、渔村、草舍、水榭、长桥……无一不精致,无一不惊艳。

有人惊呼:“这是菜?”

司南微笑道:“确实,可以吃。”

不仅可以吃,还很好吃。

他不会为了追求奇绝,舍弃食物的味道。

“两边的卷轴是主食,中间的靛青葱白之色多是蔬菜,红日山峦是肉食,河流是汤汁,红叶是蘸料,份量不大,一顿可以吃完。”

“不必担心会凉,底下燃烛火,中间隔着保温层,既不会把食物烤糊,又能确保温热。”

司南笑吟吟道:“诸位不妨尝尝。”

这谁舍得吃!

赵祯也没见过成品,此时和旁人一样惊讶。

欧阳修突然问:“这画可有名字?”

司南执了执手,“名字在官家那里。”

图卷头一份,自然得给他。

赵祯看着自己面前的“画轴”,缓缓念道——

“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