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生辰礼(第2/4页)

冬枣也说:“师父哥没把白花花给我,只是先让我骑几年,考中武举后再买新马。”

小茄子连忙说:“没有生气的意思啦,就是觉得很羡慕小崽和冬枣哥,可以有‘愿望’。”

小馒头紧跟着点点小脑袋,“我也想有愿望,只是暂时还没有,想先跟二豆哥在灶上学切菜,可以吗?”

二豆憨憨道:“可以的,你想学什么我都教你,师父一定不会反对。”

小狗子笑嘻嘻道:“小馒头是不是就要叫二豆‘师父’啦?”

“师父!”小馒头欢喜地叫了一声。

二豆脸都红了,“不要这样叫。”

小馒头却黏着他,师父师父叫个不停。

孩子们咕唧咕唧笑起来。

因为担心打扰司南睡觉,所以声音非常非常小,快乐却很大很大。

第二天,天气有些冷。

司南刚从码头回头,正把手伸到唐玄衣裳里取暖,就见小狗子和小木头一点点挪了过来。

这俩孩子平时话不多,很少调皮捣蛋,唯一主动要求的事就是跟着崔木头学木工。

司南摸摸小狗子圆溜溜的小脑袋,温声问:“有话说?”

小狗子点点头,却不知道怎么开口,扯扯小木头的衣角。

小木头长得高高瘦瘦,细眉细眼,平日里是最安静、最踏实的一个,尤其做木工的时候,在刨床前一坐两三个时辰都不会挪地方。

他还很细心,总是照顾着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的小狗子,不然小狗子也不会天天黏着他。

此时,小家伙绞着手指,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般,说:“师父哥,我想跟您商量一件事……”

“还有我,我和木头一起。”小狗子举起小手,手上沾着几根黄白相间的狗毛,一看就是又跟小呆打架了。

司南蹲下身,视线与他们平齐,尽量让小家伙安下心,“你们说,哥听着。”

小木头显然已经打好了腹稿,一口气说道:“我和狗子想搬到崔家寨,上午去村塾识字,下午和晚上跟着木头叔学木工,这样可以省去一来一回的时间,就、就能多学很多东西。”

小狗子憨声憨气地补充:“我们还想拜木头叔为师,成为他真正的徒弟,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学手艺。”

司南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道:“不错,都会用四字词了。”

“我们不知道怎么说,是小崽教我们的。”小狗子吐吐舌头,分分钟把小伙伴卖了。

小崽懊恼地拍拍小脑门,暗搓搓躲到唐玄身后,防止被打。

司南憋着笑,扬声道:“还有谁有什么想法,一并说出来吧!”

枣树后面冒出一群小萝卜头。

小馒头第一个说:“我想拜二豆为师,跟他学做火锅。”

小茄子也举起手,“我和馒头一样。”

二豆连忙纠正:“不是拜师,只是学做火锅。”

两个小孩异口同声:“就是拜师。”

司南失笑,“看来还没说好呢,赶紧去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告诉我结果。”

于是,小茄子和小馒头一人揪住二豆的一条胳膊,到狗窝那边谈判去了。

司南看向小狗子和小木头。

两个小孩子也怯怯地看着他,努力解释:“师父哥,我们和小崽、冬枣一样,每旬都回来……”

不是想离开这个家,更不是不想做您的孩子——孩子们不会说这些动情的话,心里却是这个意思。

司南一手抱住一个,说:“我很高兴,你们有了想做的事,并且愿意为此努力,为此争取,哥为你们骄傲。”

明明是鼓励的话,两个小家伙却突然红了眼圈,瘦瘦的小胳膊抱住司南,呜呜地哭了起来。

其余孩子受到感染,跟着一起哭。

二豆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师父就师父吧,你们好好学,如果有了其他想做的事,就跟我说,我也会为你们骄傲的……呜呜……”

小茄子和小馒头一边哭一边点头。

虽然不厚道,但是……司南还是很想笑。

这是什么诡异的家庭啊!

明明是很好的事,怎么都哭了?

因为有了目标,孩子们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接连几天喜气洋洋,走路带风。火锅店的老顾客们都问,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小崽乖乖地说:“大喜事!”

客人们知道他考上了若水书院,付钱的时候总会多拿出一两串,算是添个喜气。

当然,司南不会让人家吃亏,赠些小菜或酒水,权当还了人情。

通过这件事,司南也进步了。

从前,因为家里孩子多,又不是亲生的,他生怕哪个照顾不到,让孩子心里不舒服,因此事事注意,务必一碗水端平。

这次是头一回“不公平”——他率先给小崽和冬枣做了衣服,准备好上学的东西,其余人没有。

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时间太紧,于大娘那边赶不出来。为了让她赚些钱,司南没交给别人做。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让孩子们有了上进心。

他的孩子们都是好孩子,只想着如何做得更好,向先飞出巢穴的小燕学习,而不是嫉妒他们的优秀,或者怨恨司南给他们喂更多“虫子”。

旁人都说,这些孩子遇到他是幸运;对司南来说,能有这群孩子相伴,又何尝不是幸运呢?

***

孟冬十月,严寒悄然降临。

火锅店遇到了开业以来的第二个坎。

除了白菜萝卜,市面上已经见不到新鲜蔬菜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些,不光贵,质量还不好,已经不止一位顾客有怨言了。

这个问题是小郭主动向司南反映的,司南顺势把难题抛给他,让他找出解决方法。

当时于三娘也在,也默默地想起了法子。

自从上次司南对她说,女子也可和男人一样开店铺、做管事之后,于三娘做事更有冲劲了,她现在的目标就是等司南开第三家分店的时候,可以选她做管事。

其实,解决方法司南早就想好了,之所以没直接说,就是为了锻炼一下小郭和于三娘。

结果没令他失望,这俩人还真想出来不少主意。

“这是‘蛇脑花’,用南星头做的,口感爽滑,可以添在菜单上。”小郭献宝似的拿给司南。

于三娘不甘落后,干脆端出一个锅,“这是白肉酸菜火锅,从北边传过来的,有酸白菜打底,即使只涮猪肉也不会觉得腻,冬天吃正合适!”

司南赞赏地点点头,“小郭的法子是增加新菜品,三娘推出了新锅底,都不错。”

不仅不错,还让他十分惊喜。

尤其是小郭做的那份“蛇脑花”,不就是魔芋粉凝成的吗?

如果能拉成丝,就是魔芋丝!

魔芋从先秦就有记载,只是不叫魔芋,有南星头、山豆腐等多个名字。生吃有毒,充分加热后就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