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2页)

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吗?

赵侯这次是没有准备才吃了大亏,等他有了准备,孙伯灵的战术再高明也抵不过赵国的数十万大军。

卫公缓过气儿来,抬手示意想要说话的卫霁继续乖乖坐着,然后看着秦公问道,“若三晋此时联手攻秦,秦国可有抵挡之力?”

年轻的秦公很有自知之明的摇了摇头,“秦国新军尚在训练之中,国内如今只有左庶长主持政务,若三晋此时攻秦,晋阳那边的军队也来不及回援,秦国必败无疑。”

“知道会败还如此狂妄,秦公若想让寡人先前的心血白费,尽管继续挑衅赵国。”卫公将案上的水渍擦去,起身走到挂着舆图的架子处看了一会儿,看秦公一直没有回话,眉头一皱转头道,“你是故意惹三晋联手攻秦?”

秦公叹了口气,苦笑了一声然后回道,“都是左庶长和军师的主意,这样的好点子我可想不出来。”

秦国想要东出,早晚要和三晋干上一仗,这一仗赶早不赶晚,左庶长接下来的变法比之前的更加伤筋动骨,此时外敌入侵,要么咬牙变法要么亡国,秦人必须得做出选择。

他明白变法需要流血牺牲,与其将血流在内斗之上,不如把性命留在函谷关外,如此还能得个为国而亡的名声。

卫公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卫鞅和孙伯灵能想出这般主意,定是秦国内部反对变法的力量他们压不住了,变法从来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尤其秦公还年轻,公室之前几代乱政,在国内的威势已经开始比不过扎根数百年的老氏族,不想办法从外部解决,就只能他们自己动刀子。

自己动刀子杀自己人,和将士们战死在战场上,这差别可大了去了,近些年或许显不出什么,等将来老氏族反扑,不只卫鞅,只怕连秦公都无法善终。

庶民在活不下去了都能聚众冲到宫中颠覆政权,老氏族势力庞杂,真要发难只怕整个秦国都会被拖垮。

“大哥不必担心,秦人虽然顽固,但是在家国之争上绝对拎得清,与三晋开战总好过自相残杀。”秦公自己倒是看得开,说了几句咧嘴笑笑然后看向卫霁,“霁儿是不是也觉得只要回来二十座乡邑有些少?”

卫霁坐在那里思考着可能会到来的三晋联军攻秦,听到问话抬头朝舆图上看了一眼,然后才慢吞吞说道,“不少了,赵侯能还回来十座便是万幸,君上不要抱太大希望。”

他现在有些懵,完全没有想到将卫鞅和孙伯灵俩人放到一起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用外在矛盾来转移内部矛盾,听上去比他最初设想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秦国是诸侯国中变法最彻底最成功的那个,为始皇帝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身死,新法却深入人心,由此可见秦国变法之成效。

然而成效再卓然,也不能掩盖在秦公病逝后卫鞅便被陷害至死的下场,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战死后被车裂,全家老小尽数被诛灭,老氏族对卫鞅的恨意之深可见一斑,压制恨意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将恨意转移到攻秦的三晋身上,等老氏族发泄之后回来,会不会就不那么反对变法了?

他果然还是太天真了,以为让秦人吃饱肚子变法就能顺利进行下去,殊不知老氏族本就不会为粮食发愁,庶民的生死和氏族的特权相比并不重要,只有下一剂狠药,让他们明白秦国不变法就只能被韩赵魏吞并,如此卫鞅将来才有生路。

这主意应该不是卫鞅师兄想出来的,他如果能想出来这点子,史书上也不会落得那么个惨烈的下场,排除掉他,剩下的就只有孙师兄了。

将孙师兄忽悠去秦国绝对是他这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没有之一。

卫霁心中忽然涌起无限豪情,他们家孙师兄认真起来能把卫鞅师兄从五马分尸中拉出来,三晋联军攻秦算什么,对他来说肯定都不是事儿。

此时,已经到了会盟台的孙大军师鼻子一痒打了个喷嚏,身体一晃差点从马车上摔下来,把轮椅从马车上挪下来的士兵手上一用力,小心翼翼将轮椅放到地上然后擦了把冷汗。

他们自己被砸到不算什么,摔着孙军师就不好了。

孙伯灵捏了捏鼻子,一眼就看到会盟台周边属于秦公的营帐,挥挥手让人先去通报,然后自己推着轮椅过去。

刚来到就打喷嚏,谁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