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是赚是赔(第2/2页)

中年大学士一招手,两个文员书箱里的纸张立刻依次飞过去,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在半空铺就白纸长桥,最后整齐地落到他的桌上。

两个文员下去后,中年大学士没去管那一叠县试诗文,继续遴选其他的文章。

过了足足半个时辰,中年大学士才一页一页地看县试诗文。

一页,两页,三页……

看到第二十六篇诗文,中年大学士神色一动,不由自主看了第二遍并诵读出来,正是那首《春晓》。

另外两位大学士一开始没有反应,等读完最后“花落知多少”,一老一少两位大学士一起抬头看着中年大学士。

“何人所作?有鸣州之才,难得清新却又能让人回味,可入下月《圣道》。”老年大学士道。

青年大学士点点头,道:“过。”

两个人本以为中年大学士会做出评判,他却又继续读出边塞诗《岁暮》。

“好,一腔正气。一人两诗?此诗亦有鸣州之才,到底是何人?”老年大学士心直口快。

“你们还记得今年唯一一个双甲童生吗?”

一直不动声色的青年大学士微微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一个童生能做出这么好的诗。

“倒是听说过,那些小辈不服气,都在打听那人,我倒没怎么关注。这都是那个童生所作?”老年大学士伸手一抓,抢过纸页,上面正写着《春晓》和《岁暮》。

那中年大学士则看着下一页,道:“原来那《春晓》是考场所作。那《岁暮》在考场只得半首,后在童生文会上补全。不过,还有一件事令人称奇,他不满去年景国大败,竟然在童生文会上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好!好!只此一句,便可留名史册!是叫方运?我记住了,若能相见,必当秉烛夜谈,大才,大才!这人应该是大器晚成吧?”

那中年大学士却道:“十六岁。”

老年大学士呆住了,青年大学士的眼神突然变得极为锋利。

“那这两首诗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入下月《圣道》?”

“自然。”老年大学士道。

那青年大学士却说:“那《岁暮》并非是县试的甲等诗词,下月上恐怕不好。更何况他如此年轻,一个月同时有两首一句上《圣道》,未免太过惊世骇俗。既然本月可选诗词极多,《岁暮》延后一月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