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圣前秀才(第2/2页)

三天的时间一晃即逝,方运终于完成整本《西厢记》。

在《西厢记》写完最后一笔的时候,方运心中一动,闭上双目,念入文宫。

文宫内有两处变化。

上面的文宫星空已经有了六颗星辰,其中一颗比其他大许多,代表着镇国之诗《济县早行》。

六颗星辰发出淡淡的光芒照耀方运的雕像。方运的雕像上有一缕如丝才气,原本只有三寸高,此刻却高达六寸!

一旦到了十寸,再经过磨砺,去圣庙拜圣,如丝才气就会膨胀如针,成为秀才。

“别人的才气需要去圣庙拜圣才能提升,我有这些名篇星辰滋养,或许可以成为百年难遇的圣前秀才。据说圣前秀才是极限,除了孔子亲自教过的学生,没人能成为圣前举人。”

方运离开文宫,快速默读了一遍《西厢记》,改了几处,正式定稿。

方运发现《西厢记》的字数跟四大名著远远不能比,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很长的长篇,可作为一本书的话,页数还是有些少。

于是方运又提笔写了唐传奇小说中的一个名篇《枕中记》,这篇小说衍生出一个成语,比书名更广为流传,即黄粱一梦。

《枕中记》讲了一个书生穷困潦倒,在一家客栈遇到行走天下的半圣,半圣见他虽有才气却痴迷于官位,就送给他一件文宝枕头。书生得到枕头后便昏昏睡去,此刻客栈的厨房里刚刚开始蒸黄粱米。

书生梦到自己仕途得意,一路青云,最后当上辅相,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但被别的高官诬陷叛国,被国君抓入天牢囚禁。几年后,他的冤情平反,再次位极人臣,儿孙满堂,个个有出息。

最后他老了,想要辞官,但国君不允许,他却看透一切,便写了一份奏折请辞,没过多久去世。

随后书生醒了,半圣还在他身边,客栈蒸的黄粱米还没熟。

书生大彻大悟,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心圣道,终成一代大儒。

方运觉得《枕中记》比较符合圣元大陆主流思想,所以稍加改动就成了一篇合适的短篇小说。

两部小说都加了标点符号、分了段,页数更多,最后共有一百五十多页。

写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方运睡了一觉,吃过晚饭后,让方大牛赶着车前往周府。

州文院和州衙门平级,最高长官都是三品大员。周主簿虽然只是六品,但却负责文汇院等机构,极有实权,而且是负责全州的部分事务,其权力不下于五品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