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以杀止杀(第2/2页)

一旁的颜域空道:“我的见解与葛大人略有不同。我人族虽然内争频繁,但并非都是不识大体之辈。圣笔评等一出,最不堪的那一批人失去追寻圣道的可能,对方运已经构不成威胁。而其余人明白方运非池中物,又受到惊吓,自然知难而退。方运此举,既伤人,也救人。至少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敢来景国文比文斗。”

“此言有理。”众人点头。

韩守律缓缓道:“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不愧是法家新秀,切中要害,好!”葛州牧称赞。

方运一愣,恍然大悟,怪不得法家尤其是商圣世家的人更加重视自己,韩守律这话出自《商子》,又称《商君书》,乃是商鞅的圣道之书。

商鞅这句话是说,若是为了消除战争,可以用更大规模的战争换取和平;若是为了减少杀戮,更多的杀戮也无妨;为了避免民众犯罪过多,可以用重刑震慑民众,从而减少犯罪行为。

商鞅的法家圣道核心就是“禁奸止过,莫若重刑”,以重刑来制止犯罪。

方运虽然认为小罪用刑过重不好,但也认同大罪必须要重刑。后世的法律之所以越来越轻,有些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有些是为健全法治,但许多大罪却轻罚,实则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需要。诸如金融经济类大罪平民不可能触犯,而此类罪行破坏巨大,明明比杀几十人都严重,但量刑一再减少,这就很耐人寻味。

无论是兵家还是法家都有“以杀止杀”的思想,方运此次行为除了得罪一些腐儒,却得到了更强的盟友。

李繁铭笑道:“我是启国人,启国被方运碎文胆的人不超过二十,不会有人恨方运,反倒会瞧不起庆国那些人。”

“我们嘉国也不可能对方运有积怨,若方运此举能让庆景两国减少摩擦,死个几万人我们都不在乎。”

庆国的宗午德却低声道:“唉,以后还想针对方运之人,就算没有此次苦肉计,也不会停手。只不过,以前那些人的目标是景国,但现在换成了方运。”

方运明白宗午德的意思,如果是以前的敌人是多而广,那么现在的敌人就变得少而精。

许多人面带忧色。

方运微笑道:“你们说,是妖蛮众圣可怕,还是庆国鼠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