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2页)

她这一说,萧承睿眸中泛起笑意,摇头道:“不是。”

说着,抿了一口茶,淡声道:“你不用害怕这个。”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眸中泛过一道锐利冷静的光,不过转瞬即逝,再定睛看时,他又是那个清贵无双的太子哥哥了,这让顾蔚然有些恍惚。

她想了想,道:“可是,他不是会制造爆炸吗?而且我看……他是不是对我娘念念不忘啊?”

听得这个,萧承睿抬眸,不动声色地问道:“他捉住你的时候,和你说什么了?”

顾蔚然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有些发愁地说:“他说我好像,好像她,但是又没细说,我想着,和我长得很像,但是又不是特别像的,还能有谁,那肯定是我娘了!”

萧承睿微微蹙眉:“他没怎么样你吧?”

顾蔚然忙道:“那倒是没有,就是扼住我脖子,差点把我吓坏了。那他和我娘到底怎么回事,太子哥哥,我想知道啊!”

萧承睿道:“按说这是姑母的私事,我不应该多嘴。”

顾蔚然见他看起来果然是知道的,忙道:“可现在涉及到兀察布啊,兀察布是敌国来的探子,这就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国家大义了!”

萧承睿抬眸看过去,看她嫣红的小嘴儿叭叭叭的,不由想笑:“你倒是能说出这么多大道理。”

顾蔚然抿唇,得意地挑眉。

萧承睿略沉吟了下,才说起这段故事。

原来多年前,多拿国和大昭国来往密切,为友邦之国,兀察布那时候还是一翩翩少年,曾经前往大昭国求学,并偶尔间看到了端宁公主,见到后便惊为天人,曾经对端宁公主膜拜至极,几次向皇上求娶,但是都被皇上拒绝。

之后因边界冲突,多拿国几位牧民杀了大昭国边界守官,大昭边界守军愤而缉拿多拿国牧民,双方由此开始了小规模交战,本来这也只是寻常边界争斗,并不足以影响到两国邦交,可巧就巧在,多拿国王子,在一次双方械斗中不幸被卷入其中就此没了性命,为此多拿王大怒,进宫大昭国,从此后开始了两国长达二十多年的战火。

在这之后便是世人皆知的渭水之乱,当时多拿国埋伏兵马于渭水,突袭天子前往渭水祭祀的车马,当时伤亡惨重,皇室中人也多有伤亡,据说当时兀察布将端宁公主掳入,幸得端宁公主机智,自敌营中逃离,之后当时尚且为下等武将的顾开疆于敌营之中救出了被劫持的天子,并召集兵马,击退以兀察布为首的多拿大军。

顾蔚然听来听去,顿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娘曾经被兀察布抓走,是她自己逃出来的?”

萧承睿颔首:“是,这件事一直是皇家隐秘。我也是偶尔得知的。”

他本不应告诉顾蔚然这个,但是她想知道,而他也明白,她是绝对没有机会从别人口中听到这段故事的。

今日的端宁公主和威远侯,自是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顾蔚然听得却是忧心忡忡,该不会她娘和兀察布有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但是她娘终究选择了民族大义割舍了个人私爱,没有和兀察布在一起,之后不得已嫁给了自己爹,从此后兀察布念念不忘,自己娘也记挂兀察布二十年,以至于后来自己爹终于发现了,愤而与她和离吧?

这是什么故事啊,她不要啊!

顾蔚然蹙着眉头:“这个兀察布过来燕京城什么意思,他身为王子,怎么会亲自过来,怎么可能还在燕京城里游荡,他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萧承睿:“对。”

顾蔚然望向他。

萧承睿声音缓慢清晰:“岭山之后,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都已经出动,就连御龙直卫也都倾巢而动追查岭山一案,他既不能得手,就应该一击之后便退,怎么可能继续留在燕京城?”

顾蔚然想了想:“可能是守城戒备森严,他出不去?”

萧承睿淡声道:“不,其实他是有机会的。”

顾蔚然诧异了:“啊?”

萧承睿看了她一眼:“这件事详情暂且不谈,我们确实是给了他可乘之机逃离燕京城的,但是他却迟迟不蹭曾离开,这只说明在燕京城里,他有未办之事。”

这句话信息量就大了!

为什么萧承睿说给了兀察布可乘之机?是故意的?放长线钓大鱼?

以及他为什么留在燕京城,目的是什么?总不会是再次行刺皇上,毕竟一次的失败,皇上必将重兵防护,岭山之行断断不会有第二次,怎么可能继续滞留?

顾蔚然想想这个,更加犯愁了:“他该不会……该不会对我娘贼心不死吧?”

萧承睿听了,哑然失笑,默了下:“或许吧。”

顾蔚然:“那怎么办?太子哥哥,赶紧把他抓起来?”

萧承睿:“昨天我才和你二哥哥谈过这件事。你不用多想,不用操心,这段时间也不要出门,知道吗?”

顾蔚然微诧:“我二哥哥?他知道什么啊?”

他能好好地在家里不要惹事生非,以后等爹娘有了什么问题别当不孝子,她都谢天谢地了。

萧承睿修长匀称的手指轻轻叩了下茶桌,墨眸含笑道:“细奴儿,你应该对你哥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