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甚忧甚念(第2/2页)

说到这里贺惜朝轻轻一笑:“皇上派了这么个有能力的钦差过来,不就是催促着你回京吗?走吧,总是这位陛下要紧。”

一旦决定回京,那便归心似箭。

萧弘尽快地将手里的事务都交接给了钦差,顺便将几位水利师傅都留了下来。

找到了水患之因,余下的就容易了,萧弘在不在也没什么重要。

等一切安顿好,便是九月初,踏着金秋落叶,在禁军的护卫下,他们总算回京了。

消息传回皇宫,天乾帝于第二日朝堂前接连发出几道旨意。

“五日后,顺亲王、礼亲王率百官于城外迎接。”

这道旨意朝臣虽然面露惊讶,不过以帝王对长子的疼爱和看重,他们倒也并不算太意外,只是隐隐产生了一种预感。

萧奕跟萧铭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跪下接旨。

接着帝王又道:“钦天监可在?”

钦天监一怔,然后立刻出列:“臣在。”

“两月之后,朕需个良辰吉日以开太庙,卿可得好好算一算。”

这话一出,可就震惊了所有人了。

如今有什么大事需要开太庙的吗?除非……百官不禁下意识地抬头望向龙颜。

然而帝王那旒冕珠帘之后的神情却无法看见,只听到他又道:“秦爱卿。”

果然!

礼部尚书深吸了一口气,从班列里走出来,躬身道:“臣在。”

“大齐已历经四朝,然册封太子者却只在开国之初,诸多礼仪尚且缺漏,还请卿尽快出一份仪典章程来。”

这是再直白没有的旨意了。

遥想三月初那次复请太子,天乾帝还并无册立之意。

没想到,兜兜转转,离了御前之后,英王反而得宠更甚,无需朝臣推举,这太子之位皇上主动就给了。

礼部尚书虽是萧奕的岳丈,不过在皇上如此明显的倾向下,他并没有任何奢念,便沉声应道:“是,皇上。”

萧弘一出生被封为太子,一个小婴儿自然无需册封大典,可如今萧弘都已经封王,自然不能随意一道圣旨了事。

凭帝王的心思,必定要给一个隆重的册封典礼。

而且是两个月后,秦大人一想到那繁琐的礼仪规章,头都大了。

“英亲王乃中宫所出,众皇子之长,孝悌贤德,躬身必亲,深得圣心。册其为太子,乃天命所归,民生所向,众望所之,无有不适,朕甚欣悦。”

这一刻,虽然萧弘不在,不过天乾帝却非常高兴。

这是他与结发妻子所出的孩子,他珍之重之,深怕他遭受伤害。

虽九岁那年,废黜了萧弘的太子之位,可帝王从未放弃过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

而萧弘也没让他失望,一点一点茁壮成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每一次见到他,天乾帝都喜爱万分,光站在自己的面前,就让他高兴。

虽然早有准备,可真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萧奕跟萧铭还是觉得心中苦涩。

嫉妒吗?自然是有的。

然而现实如此,也只能认命。

他们与大臣一起跪下来,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等萧弘到达京城的时候,就看到他的两个弟弟一身亲王蟒袍,带领文武百官等在了城门口。

这样的高规格的迎接,萧弘却并没有意外。

清正殿内

天乾帝虽批阅着奏折,却时不时地抬起头来往门口看一看。

一个小太监碎步走进来,禀告道:“皇上,英王殿下已经顺利进城了。”

帝王专注在奏折上,良久才“嗯”了一声。

黄公公摆了摆手,小太监悄声退下去。

接着便见天乾帝直起了腰,从黄公公手里接过茶盏,漫不经心道:“从城门到宫门得要一个时辰吧。”

黄公公笑道:“殿下风尘仆仆而来,按照规矩,怕是还得回府换个衣裳,整理仪容才能进宫见皇上。”

天乾帝点了点头,放下茶盏,重新拾起折子。

不过心里总记挂着,心绪不平,折子看得有些心不在焉,勉强批了几封,想想还是算了,就干脆起身:“走,去锦绣宫坐坐。”

黄公公便朝殿外喊道:“备驾——”

然而话音刚落,便听到外头传来凌乱的奔跑声,接着便是宫人惊呼。

“英王殿下……”

天乾帝微微一愣,守职太监匆匆进来禀告:“皇上,英王殿下来……”

他话未说完,帝王就见到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拉长着嗓子喊着:“我的亲爹啊——”

在黄公公跟小太监的目光下,还带着外头凉意的萧弘张开双臂冲过来,一把抱住了天乾帝激动地说:“想死儿子了!”

黄公公领着目瞪口呆的小太监出去了,还体贴地关了殿门,回头问道:“看见了?”

小太监连连摇头:“没,奴才什么也没看见。”

“笨,怎么就没看见了呢?”黄公公瞪了这不争气的徒孙一眼。

小太监睁了睁眼睛,一脸茫然。

“唉,以后殿下来了,长点眼力劲,别一惊一乍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