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骇人听闻(第2/3页)

*

此案牵扯宗亲大臣,涉及的人数较多。

大理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忙碌过了,所有人都脚不沾地,整个衙门灯火,入夜则亮,天明方熄。

上次这么大的案子还是由萧弘从江东带回来的吕家名册牵扯出的大案。

大理寺卿顶着两个乌黑的眼圈,翻看着口供,眉头锁紧,似乎正有所犹豫,正在此时,门口来报:“大人,魏国公来了。”

黄大人一叹道:“请。”

第二日早朝,可以看到堂上站班又少了几位。

这个案子如今是京城最关注的一个。

大理寺卿站在殿中道:“皇上,迄今为止秋园已经大致翻查清楚,共找出完整尸骸约二十副,根据仵作证实,年龄在十至三十之间不等,男女皆有,其余零碎骨骸还在拼凑。另外园子主人霍亮的名册记录,受害者还有许多未曾找到。说到这些尸骨上伤口,细密交多,深浅不一,手段之残忍,乃微臣生平未见,可断定凌虐致死。再者根据医馆中已经恢复神智的受害者之言,基本证实这些人皆被强掳,拐骗而来,非自愿。这是验尸报告,及相关证词口供,请皇上过目。”

黄公公下了丹陛,将折子和口供呈了上去。

朝堂上听着大理寺卿面无表情毫无起伏的声音,所有人都暗自叹息摇头。

大理寺卿抬起眼睛扫了一圈,想了想他又道:“另外还有作案器具,发现于园子地下密室,如今皆收在大理寺内。因模样可怕,淫邪怪状,且血迹斑斑,及容易引起众人不适,也就不带到殿上污了皇上和诸位大臣的眼睛。微臣以为只有大理寺上下官员近日吃不下饭就够了,诸位就不必跟着受罪。”

“咳咳……”这时有人清咳了一声。

大理寺卿的目光望过去,发现是刑部尚书,不禁扯了扯嘴角道:“哦,差点忘了,因有些器具用途不明,微臣便请刑部的同僚前来一观,顾大人非得跟着一同前来,所以……”

“够了,黄大人,我刑部对此甘拜下风,本官已决定辟谷三日,在场的诸位谁愿意挑战一下,倒是可以去大理寺见识见识。”刑部尚书觉得自己那日真是想不开,跟着去看干什么!

然而刑部尚书这么一说,便更令人浮想联翩,哪儿有人敢真的去,众多大臣连连摇头。

“黄卿,顾卿,辛苦你们了。”天乾帝看完了口供道。

两位大人一同抬手行礼:“臣等分内之事。”

天乾帝点了点头,将折子放下,又问:“昨日抓捕的一干罪臣可交代清楚?”

大理寺卿道:“皇上,大理寺上下僚属正抓紧时间审问,只是詹少奇还在路上,虽证据确凿,不过还得等到将他抓捕归案后才能结案。”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天乾帝便不再说什么。

然而大理寺卿犹豫了一下,他看了眼今日上了朝的魏国公,道:“皇上,詹青浦已关押多日,他的口供已经交代完毕。”

“呈上来。”

秋园之事骇人听闻,震惊朝内外。

然而所有人都对祸首唾弃不已的同时,也在疑惑为何好端端的詹青浦要派人突然派人烧园子?

这秋园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由皇城军掩护一直不被人发现,若是想要罢手消除隐患,悄悄地将里面的人和东西都清除干净,寻个由头推翻重新修葺不就好了?

明明有隐蔽的法子能瞒天过海,却闹出这么大动静,将自己栽进去,这真的让人想不通啊?

事出必有因,詹青浦和长公主又不是傻子。

然后这张口供道明了缘由。

“魏国公。”天乾帝放下口供,看了过去。

魏国公心下一定,站了出来:“臣在。”

“你可有话说?”天乾帝洞察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魏国公听此跪了下来道:“臣有罪。”

此言一出,大臣们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贺惜朝站在群臣后面,只是稍稍抬起头,不过须臾,便又垂下。

“魏国公何罪之有,朕怎不太明白。”

魏国公缓了缓道:“老臣一生共有三子,长子去的早,只留下一孙女伴于膝下,知书达理,孝顺体贴。八年前,蒙皇上爱重赐婚于溧阳长公主府大少爷詹少奇。詹少奇年轻有为,相貌英俊,出身显贵,举止得体,本是天造地设一对璧人,老夫极为欣慰。然而谁曾想公主府瞒的好,世人皆不知此乃衣冠禽兽……”

魏国公说到这里,一时间顿住了,眼眶瞬间红起来,他深深呼吸了两口气,仿佛不忍继续说下去。

世人曾经不知,可现在经过秋园一案,被大理寺卿方才的禀告之中,和刑部尚书不可描述之中,如今人人都能猜出魏国公的孙女嫁给这样的人,究竟受到了怎么样的欺辱!

唏嘘之声,叹息之声,惋惜之声在殿中轻轻响起来。

而魏国公开了这么一个头,无需再接下去,众人皆已经明白缘由何起。

就是天乾帝面上都露出不忍来,眼中带了一丝愧疚,因为那是他赐婚的。

魏国公平稳一下情绪,继续道:“珊儿是我国公府的长孙女,明媒正娶,自然不会落得秋园那些女子那样凄惨的下场。只是嫁作他人妇,其中担惊受怕和艰难苦楚又怎是一两句便说得明白。这孩子又向来孝顺,报喜不报忧,脂粉遮掩,衣裳穿厚,老夫老眼昏花,竟也看不出来。若不是她娘实在忍不下去,老夫怕是现在都不知道缘由……”

魏国公说着便忽然抬起头来,眼里含泪看着帝王道:“皇上,老臣并不是对皇上赐婚产生怨怼,皇上也是看中老臣,受他人蒙蔽方才赐婚。老臣只是怨恨自己,没有仔细调查,才让孙女儿受了那样的欺压!至此,老夫心有不甘,存了私心,便暗中派人监视詹少奇,以他的为人,长公主的跋扈,定然有所把柄不为人知,只是没想到……发现了秋园……”

魏国公老泪纵横,伏于地上磕头请罪:“臣子本分该告诉皇上,请皇上明察。然而臣之私心,却要亲手将他的罪行揭露,是以令京兆府尹抓获霍亮,逼长公主和詹青浦不得不匆匆处理秋园,皇城军一旦动用火油,老臣一清二楚,便可顺理成章告知大理寺追查。虽然秋园大白于天下,却令皇家蒙羞,受世人口诛笔伐,臣……有罪!”

然而这样的以权谋私之由无人有任何的不满,只有满腹的同情。

只要是爱女儿,疼惜孙女儿的,发现掌上明珠被那样一个人渣欺辱,试问谁能咽的下这口气?

就是天乾帝也不能有任何明面上的苛责。

“皇上,臣以为魏国公虽存有私心,然而并无触犯任何大齐律令,请皇上体恤魏国公一片慈爱之心。”这时,大理寺卿进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