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七十七(第2/3页)

这其中,又有着多少的辛酸啊。

她以为,夫君当了皇上,孩子们就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就再也不用受苦了。

可是,她想错了。纵然是皇子公主,也不能够安享富贵,皇子和公主的身上,有更重的责任,这样的责任压在身上,并不比忍饥挨饿来的轻松。

方才,朱元璋和一众大臣商议完事情,去了皇后的寝殿,对皇后说了一个无异于晴天霹雳的消息:使臣来访,希望大明派出大公主和亲。

如今大明朝初立,天下还未完全平定,南方常闹水患,北地常有骑兵滋扰边境。

朱元璋若是不答应瓦剌的和亲要求,只怕他们会恼羞成怒,变本加厉的骚扰北境。

朱元璋登基还没有多少年,兵马不壮,钱粮不足,劳动大军以绝北境之患显然是不大可能。

派公主去和亲,与国于民,是消除眼下北方边境问题的最好方法。

打一场战事,要花费多少银子,要死伤多少战事,拆散多少家庭。

而和亲,只要舍出去一个公主,带上些于国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的嫁妆,就能平定边境的战事。

怎么看来,派临安公主去和亲,都太划算了。

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用一个女人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要用大军呢。

“母后,母妃,女儿不要去瓦剌和亲,你们去求求我父皇,不要让父皇送我去和亲,我不想离开母妃和母后,不想离开父皇,不想离开大明。”临安公主如梦初醒,哭喊了起来。

身为母亲的成穆贵妃心如刀绞,临安公主的每一声哭泣都在哭在了她的心上。

皇后娘娘只能紧紧的抱着临安,她又何尝没有去求过朱元璋,甚至于因为这件事情,恩爱了几十年的夫妻二人,少见的有了争执。

让临安去和亲的消息来得太突然,突然的让人根本接受不了,可是无论她,还是临安能不能接受,这件事情,大局已定。

“不中用了。”皇后的声音颤抖,“那瓦剌的使臣见过你,特地提出要大明的大公主临安公主去和亲。”

那瓦剌的使臣半个月前就已经到了宫里出使,刚来的时候,这使臣丝毫没有提到和亲这一茬儿,皇上还邀请使臣出席了七夕宴会。

瓦剌使臣大赞临安公主不愧是大明的大公主,容貌气度舞蹈,都为天下第一。

所以,瓦剌国的使臣,是见过临安公主的,这就使得,就算朱元璋现在寻一个宗室女,赐给她公主的身份去和亲也是行不通的。

那瓦剌国的使臣点名道姓的说了,要让明朝的嫡大公主临安公主嫁给瓦剌的。

想必,那使臣就是怕大明玩起了什么李代桃僵的诡计,这才一直没有说要临安公主嫁到瓦剌这件事情,直到见了临安公主的本人,确定明朝没有办法掉包了,这才说出了请求。

皇后走上前来用手捧起临安的脸,擦去临安脸上的泪水。可是临安的泪水就像不会断绝的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留了出来。

“我的女儿啊。”成穆贵妃心痛的唤道。

马皇后别过脸去,她怎么会想不到去求皇上,可是朱元璋,不仅仅是她的丈夫临安的父亲,他更是天下的君主,出了任何事情,他必然都要先以天下计。

朱元璋拒绝了她,说此事已定,此时皇后娘娘能够做的,是好好陪陪临安,用这仅剩下的一个月时间为临安准备嫁妆。

临安公主绝望的看向马皇后同样痛苦的眸子:“母后,和亲这件事情,已经定下了是不是。”

马皇后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临安公主不在说话,也不再流泪了,只面如死灰,目光如枯井一般盯着床边的绣纹繁复的帐帷。

“母后,我去。”

临安公主绝望并坚定的声音传来。

马皇后一脸惊愕的看着临安公主。

“我是大明的公主,我是普天之下最尊贵的闺阁女子,我过着锦衣玉食、膏粱锦绣的生活,这些,都是大明的子民给我的,如今,我也该为大明的子民做些什么。”

“我若是不去,大明与瓦剌就会交恶,瓦剌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攻打我们的北境。如果我嫁到瓦剌,就能解救北境百姓于水火之中,那我就去。”

马皇后和成穆贵妃怔怔地看着临安公主,在此之前,她一直觉得临安还是一个孩子,可是此刻,她觉得临安在一瞬间长大了。

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消息,可是,这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路。

历朝历代的公主,都有可能要面临这样的命运,临安也不例外。

成穆贵妃紧紧的抱住了临安公主,这是她马上就要冤家他乡的女儿啊。

马皇后身旁的大宫女红着眼睛递上了一条温热的帕子,皇后娘娘接了过来,仔细地给临安擦了脸庞。

擦完之后,临安公主如死灰槁木一般的躺在了床上。

马皇后离开了临安公主的寝殿,留了成穆贵妃母女子在里面

成穆贵妃换上了寝衣,今夜,她要留下来和临安睡。

临安要去和亲了。和临安在一起的时光,过一刻就少一刻了。

临安闭着眼睛,直到了天露微光,临安公主的眉头依然紧紧的皱着。

临安睡地并不安稳,成穆贵妃也看不出来她到底有没有真的睡着。

成穆贵妃一整夜都没有合眼。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临安真的要去和亲了吗,她本以为,临安会嫁给应天府哪个大臣家的孩子,对了,临安很是喜欢韩国公府的嫡长子李祺,若是能够嫁给李祺,临安什么时候想进宫,就能到宫里承欢父母膝下。

可是她要嫁到瓦剌去了。

应天府距离瓦剌千里远,这么远的路,她要走多久才能够回来呢。

况且,她回不来了,瓦剌怎么会随意放她回娘家。这一别,就回事一生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尽管大明与瓦剌现在尽量在维持着和平,但是这只是一时的和平罢了,带到大明养精蓄锐,兵强马壮之后,迟早都要攻打瓦剌。

到时候,生为瓦剌王妃的临安公主该如何自处。

成穆贵妃的心如同被钝刀子在一下一下的割着。

今日,皇上已经决定了要送临安公主去瓦剌和亲。

明日,皇上就会和大臣们商量,要派那些人去瓦剌为公主送嫁。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了。

天光大亮,晨鼓三响。

大明早朝。

朱元璋穿着庄重的朝服,迈着沉重的脚步登上了那尊黄金铸就的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叩拜。

“众爱卿平生。”朱元璋一挥手,弓着腰行李的臣子们纷纷直起了腰身,头依然微微低着。

李善长、胡惟慵、徐达与冯胜等人作为一品大员,肱骨重臣分列众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