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4页)

小平房是桐山县的一个特色,其实只是县委招待所内部的两幢平房。在招待所的后面,里面栽满了花草树木,环境清幽。虽是平房,可经过几次修缮,除了高度外,没有一样比楼房差。这里也是桐山县招待重要客人的地方。两幢房子,形成一个直角。另两边是墙壁,出口是座月瓶形的小门。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是这小平房的真实写照。一排房子是餐厅,共一大间,两小间。另一排房子是客房。一共五间。林一达书记就住在朝东头的那间里。杜光辉一开始来时,叶主任也曾准备在这给他安排一间。但他一问,平时省市来人都住这,老是顶着,多不方便。他便主动要求到楼房那边去了。五间房子,都是套间。大家进了朝门的一间。潘部长说:“还是桐山的小平房实在,一进来,人就感到了自然与和谐。”

这可是桐山的后花园啊。”李长笑道,“是你潘部长来了,一般人可是……”

叶主任让服务员过来泡了茶。考察组分成了两班,一班个别谈话;一班到另一个房间,开始统计推荐票。林一达道:“潘部长,你们一忙,我们就……这样吧,我们在隔壁,有什么事情随时喊一下。”潘部长说:“也好。”大家就到隔壁的房间,杜光辉拿着手机,看了看,没有短信。他就站在门口,给高玉打电话。

可是没人接。高玉刚才还在会场上,散会后又到哪里去了呢?杜光辉就发了个短信:招商办的事,应尽快过来上班。还有很多事等着你。

回到房间,岳池正在同林一达讨论林一达手上的手表。岳池说:“时尚就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什么东西放得久了,被人想起来了,再拿出来,就成了时尚。”

“哈,还很有诗意嘛!那这表也算……”林一达问。

“这个当然不能算。严格地说,这表不能算时尚,而叫高贵。时尚是有时段性的,而高贵的东西却是永恒的。一达书记戴着这表,其实就是与永恒为伍了。”岳池解释着,杜光辉听着却心里想笑。不过,说真话,岳池这解释还真有几分道理。

李长在边上喝着茶,一只手似乎在挤脸上的疖子。林一达问:“李长同志,怎么了?年轻化了?”

年轻化是指李长生了疖子,这本是年轻人的专属品。现在却跑到李长脸上了。李长有些尴尬:“不知怎的,一晚上时间,就生出来了。还年轻化?是进入老年化了。”

“正在上升!怎么能叫老年化呢?是吧?”林一达正哈哈笑着,潘部长走了过来,神情有些严肃。杜光辉一看,心里一咯噔。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推荐票出了问题了。

果然,潘部长将手上的统计表递给林一达,然后又朝杜光辉望了眼。

难道这事涉及我?真的涉及了?杜光辉有点忐忑了。

林一达看了后,表情也一点点严肃起来,然后将表递给李长。李长看了,愣了下,还给了林一达。林一达又递给了杜光辉。李长这稍稍一愣,恰恰说明杜光辉的猜测是正确的。这张表上肯定涉及了他。不然李长不会来这么一个转折的。

杜光辉将统计表展开,上面写着十几个人名,后面是数字。李长的后面是105;岳池的后面却只有42;而排在第三的,就是杜光辉。后面的数字差一点让他自己也晕了,88,比岳池的整整多了一倍。

“这……怎么会?”杜光辉道。

“这也是预料之外的啊!潘部长,大家都在,你看这事……”林一达将表递回给潘部长。潘部长皱了下眉头:“这事,应该尽快处理。我建议立即召开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干脆就是书记会吧。”

岳池一听是书记会,马上就转身。林一达掩了门,问:“事情很清楚了。我有预感,但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是啊!”李长叹了口气。

杜光辉脸上竟然有些发烧了:“潘部长,一达书记,我的意见是两点,第一,出现这个情况,跟我个人无关。第二,我是一个挂职干部,我不会参与桐山的人事的。因此,我要求退出。”

“现在的关键,不是杜书记退不退出的问题,而是岳池同志的推荐票没能过半数的问题。只要过了半数,是不论得票的多少的。可现在……”潘部长道,“我没想到桐山这么复杂。复杂啊!”

林一达也摇摇头。

“这事我得给市委汇报,听听市委的意见。”潘瑞琨说着,就给市委分管组织的齐书记打电话,将事情一一地汇报了。包括得票数,也包括杜光辉副书记的挂职身份和态度。齐书记应该也是感到意外,嗯了半天,然后让潘部长等等。其他工作照常进行,一定要注意保密。潘部长说:“目前仅仅是桐山书记会小范围通了气。请齐书记放心,我们等市里意见。”

个别谈话一直在进行。谈了几个人,考察组的副组长小王,就跑过来,蹙着眉说:“好像……林书记啊,这谈话总是不太集中哪!”

这不太集中的意思,杜光辉自然听得明白。考察组希望的是,推荐票和个别谈话都能向着组织上需求的方向发展。意见总是不集中,就是分歧太多。分歧太多,就很难拿出一个最后的具体方案。拿不出方案,考察工作基本上就算是失败了。

林一达有些火了,脸上铁青的,坐着然后又站起来。潘瑞琨道:“一达书记,急也没用。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以前也有过。等市委的决定吧。另外,个别谈话这边不要停,照常进行。”

李长一直坐在沙发上,慢慢地品着茶。从潘部长进来到现在,他没有说一句话。这会儿,他开口了:“我说这样吧,民主推荐嘛,是吧,讲的就是民主。急什么呢?一点也不用急。一切工作照常进行。最后的结果是民主集中制的结果,这不就行了?”停了下,他看了眼杜光辉,道,“光辉同志也不要有什么负担。大家推荐你,说明了你在桐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是吧?这也是好事啊。至于其他,刚才你不是表态了嘛,谁不相信你?都相信啊。民主推荐出点岔子,再正常不过了。”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民主推荐不过半数的同志,想再作为提名人选,就是不可能的了。这是有明文规定的。”潘瑞琨狠狠地抽了口烟。烟雾马上在房间里飘荡开来,林一达咳了一声,用手象征性地划了划。潘部长的手机响了,是齐书记。只听潘部长“嗯嗯”地说了几次,然后挂了。

林一达已经站了起来,潘瑞琨副部长笑着说:“市委原则上给了个意见。尊重民主,先进行考察,带回市里研究。”

“这个……我说潘部长,还是……我是坚决要求退出的。因此,请组织上根本不要考虑我的情况。我挂职一年了,过了年,一晃就得回去了。请组织上理解!”杜光辉这话说得真切,林一达刚才一直绷着的脸,这下子松了些,笑着:“光辉书记也不要这么认真。既然市委已经有意见了,就执行市委的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