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4/4页)

“是的,谢谢杨部长关心。”简又然说着端了杯酒,走到杨部长身边,道:“我敬部长这一杯。刚才说到创新,是‘十差干部’评选。那其实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明学书记提出来的。要说创新,是湖东县委的创新。”

简又然这话说得圆滑,李明学听着也高兴。李明学就道:“主要还是又然同志提出来的。又然同志挂职到湖东,是对湖东工作的一大支持啊!我觉得杨部长这一块,是得好好地……关心关心哪!来,我也敬部长一杯。”

梅白敬谢处长喝了,第一轮基本上清了。喝酒到了这一个层次,也不会像昨天晚上在小有天那样。酒到分寸上,以说话为主,才符合这些官场人物的身份。谢处长问庞梅:“庞总在湖东的东部物流港,现在一片繁荣了吧?”

“那当然。什么时候请谢处长,啊,还有部长,一道专程去指导指导。不过,说到这儿,我还真有个事,想请谢处长帮忙。”庞梅道。

“我就知道,庞总的酒烫人。说吧。”

“我们东部物流港项目二期正在进行,目前遇到了两个难题。一个是征地,一个是资金。资金倒好办,征地环节上被省国土厅卡住了。而卡住这个的人,就是……”

“啊,我明白了。贾平,是吧?”谢处长问。

乔局长说:“正是贾处长。”

谢处长二话没说,立即拿出手机,拨了一阵,就听见他喊道:“贾平吗?在哪呢?在外?我当然知道你在外,在省城吧?在,那就好。马上到大富豪来……别废话了,我等着你。马上过来。”

庞梅说:“谢处长干吗像是命令人家啊?不就是他娶了你妹妹嘛!”

简又然这才明白,李明学请谢处长的理由。这里面还夹着这么一层关系,而这种关系,简又然不明白,李明学怎么打探到了。而且,看得出来,这谢处长对庞梅是十分敬重的。这年头,在官场上办事,没有关系不行,单纯靠关系也不行。关系是外在形式,感情是内在纽带。杨部长笑着对庞梅道:“原来庞总今天是设了鸿门宴啊!来的都得办事。说说,我办什么?”

“杨部,我可没这么说。请杨部来,是指导,除了喝酒,无事可办。”庞梅说完,李明学道:“庞总对湖东十分关心。还有部长,没有你们,湖东靠我们几个人,能舞出个什么来?是吧,哈哈!”

门推开了,一个矮胖的男人站在门口。乔局长马上站起来,说:“贾处长到了,快请进!”

贾处长依然站在门口,谢处长招了招手:“进来吧?喝多了?那可不行。过来,坐我边上。这是省委组织部的杨部长……”

贾处长的神情变得恭敬了,喊了声:“杨部长。”

谢处长又道:“这是省能总公司的庞总。”

“庞总。”贾处长拉了拉领子。

“这是湖东县委李书记,这是简书记,这是梅主任。这位……我就不介绍了。你们系统的。”

贾处长大概没想到,这一桌上坐的都是些头头脑脑的人物,他来之前,可能还以为只是些哥们儿。现在大舅子一介绍,他立马正经了,先让服务员倒了杯酒,说:“我来迟了,先敬各位领导一杯!”

谢处长也不含糊,道:“喝酒之前得先把事说了。庞总在湖东有块地,听说卡在你那边了?”

“东部物流港吧?那可是耕地。”

“什么耕地?不就是荒坡嘛。李书记,是吧?”

“当然是。一直是荒地,老百姓自发地开了田。不在册的。”李明学道。

贾处长把杯子里的酒喝了,说:“是这么回事?耕地可是红线。如果确实是荒地,可以考虑。”

庞梅端了杯酒,道:“那就请贾处长关照了。”

事情基本上算解决了,喝酒便开始放松下来了。简又然看着谢处长和李明学,怎么看怎么觉得刚才两个人就像在唱双簧。酒结束后,李明学和简又然陪着杨部长,还有庞梅,出去喝茶。谢处长有事先走了,贾处长被乔局长拉着,去泡脚了。临走时,简又然对乔局长说:“该准备的,一定要准备好。这贾处长可是个关键人物,不能含糊。”乔局长说:“已经准备了,不仅仅贾处长,就是谢处长、杨部长我们都准备了,这点请简书记放心。”

元旦过后不到半个月,省国土厅关于东部物流港用地的文就批下来了。

湖东县委为此专题开了一次常委会。本来,像这样的一宗用地,拿到常委会上来研究,是不太合适,也没有必要的。李明学也没有这个打算。但是,简又然看了批文后,还是坚持要开个常委会,形成一个集体研究的意见。东部物流港新增的五百亩用地,到底是什么性质,大家心知肚明。简又然说:“这个事情我觉得就是有批文,也还是有风险。特别是老百姓这一块,虽然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操作方式,但是,难以保证就没有人再上访。再查下来,这事就不太好办。稳妥起见,开个常委会,对明学书记你,也是一种负责。”+米+花+在+线+书+库+http://Book.MihUA.net

http://Book.MihUA.net

李明学想了想,觉得简又然这提议确实有理。现在湖东的班子中,一方面因为罗望宝案件,彼此都有戒心;另一方面,李明学作为一把手书记,一直传着要走,就是不动,这也让班子里的某些人心里急躁。官场的斗争,不是找你突出的地方,更不是看你优秀的地方,而是像互联网上的病毒,找的是你的漏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在官场待了这么多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都是漏洞啊!当然,有些小的漏洞,你就是找到了,也没有意义。怕就怕在土地这样的政策性大问题上,你撞了红线,你留了漏洞。那可是个一下子能让你前功尽弃的漏洞哪!谁能担当得起?

果然,常委会不出所料,争论得相当激烈。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东部物流港用地的决议。汪向民在常委会记录上,坚持要求加上了十三个字:服从常委会决议。保留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