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总台喊刘梅:那个池总送花来了!(第3/3页)

夜风有些寒冷,叶百川拉了拉大衣。刘梅说:“回去吧?宾馆外边有个夜宵店,我们去吃点,也暖和。”

进了夜宵店,刚坐下,就有人过来跟刘梅打招呼。这是个男人,40岁左右,风度翩翩,戴副眼镜,皮肤白皙,一看就是个“小开”。男人走过来,笑着说:“刘主任也吃夜宵?这位是……”

“啊,王主任好。这是我们仁义的叶县长,我陪他晚上出来吃点。”刘梅又向叶百川介绍说:“这是桐山驻京办的王虚王主任。”

“啊,叶县长好!”王虚已经将烟递过来了,说:“桐山跟仁义在一条线上,虽然是两个省,可是我们比兄弟还亲。我们驻京办,跟你们驻京办在一块儿。我在五楼。不过,我比刘主任来得迟些,我是一个月前刚到。”

刘梅说:“远亲不如近邻。王主任,干脆过来一道吃点。你们那个小白呢?”

“她啊?回去结婚了。元旦要到了嘛!”王虚说着,就坐下来。3个人要了点菜,又拿了瓶二锅头。叶百川说这酒正宗,地道,喝着上口。王虚就谈到驻京办要撤的传言,说:“也活该我倒霉,刚刚来,被子还没焐热,就得改嫁了。也不知这传言是不是真的会实施?以前听说有过,都不了了之了。但愿这回也是。”

“那难说。这回据说是中央主要领导发了话。现在共产党办事,就怕不认真。一旦认真,没有办不成的事。”刘梅咂了口酒。二锅头烈,却香。

王虚叹道:“不过驻京办要撤,也不是一下子的事。太复杂了,涉及方方面面。其实,驻京办搞到今天,还不是因为上面的原因。特别是县级,这叶县长清楚,县级离北京太远了。我们怎么参与中央的决策?怎么得到中央的信息?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就是经济,没有信息,就是死路一条。县级不搞驻京办,等着信息一层层地往下传达,到了你那儿,就是最后的流水了。没有了,干了!”

“王主任说得有理。”叶百川接道:“驻京办越来越多,其实就是这原因。利益使然。当然,这是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体利益。公共利益在高层的博弈,导致了驻京办的嬗变。”

“叶县长分析得透彻,理论水平高!”王虚敬了杯酒。刘梅插话道:“上面难道不清楚?也清楚。顽疾了。”

叶百川心想:其实中央对什么事都清楚,可是偌大个国家,偌大个党,那么多人,不可能都盯着。利益是必须一再进行分配的。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就是社会腐败和各种权力寻租的根本原因。

王虚又跟刘梅碰了下杯,说:“要知道这样,我可就不到北京来了。也怪我那老同学。非得给我们1200万,不然……”

刘梅就对叶百川笑着解释说:“这王主任本来是桐山建设局的副局长。上半年,桐山县委党校盖楼,少了资金。有人提出找中央党校想办法要点,就搜罗关系,找到了王主任。王主任硬着头皮带人到中央党校找老同学,结果……你看,事情办成了。桐山县意识到王主任这个人才放在桐山太浪费了,就调到了驻京办。他们也俩人,王主任,还有个小白,女的,是他们县委书记的女儿。”

“王主任能耐不小。北京城这么大,资金到处都是,关键是我们怎么搞啊!江流不断,怎么流到我们那河里,就得靠你们了。来,我敬你们两位驻京办主任一杯。”叶百川说着把酒喝了,刘梅意思了下,王虚喝完后道:“最近我们正在跟京汇集团谈判。那些家伙太难对付了,我都快……唉!叶县长哪,我们这些驻京办主任可是里外不是人哪!县里他们不了解,还以为我们在北京城里风光得很。其实,还不就是做做服务,包打听。还有那些什么上访,维稳,烦透了。”

3个人都叹着。酒瓶也见底了。

王虚说再喝点,刘梅说算了,明天叶县长还得赶飞机。王虚暧昧地一笑,说:“既然这样,就下次再喝。下次叶县长来,我一定好好请一次。喝醉,喝好!看得出来,叶县长是个做事的人,也是个爱护下级的人。刘主任,碰到这样的领导,好啊!好!”

回到宾馆,总台喊刘梅,说那个池总送花来了。刘梅说:“送给你吧!明早6点记着叫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