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后的团圆宴(第2/4页)

“说你什么了?”唐天明笑道:“你是专门提前过来兴师问罪的,是吧?”

“我哪敢兴师问罪?我都快滚回湖东了,还……老唐,除了纪念品那事,我……你怎么就在宗仁书记面前告我呢?”

“我什么时候告你了?纯粹是瞎猜嘛!”

“没告?怎么湖东那边已经有人传着,县里要调我回去,说我不配合你工作。我是不配合吗?不就是想多主动点,多工作点,多积累些经验。哪一项工作不是在你的安排下做的?哪一笔开支不是你同意的?我冷振武怎么说也是40多岁的人了,怎么混到头却……”

“振武,小冷,我确实没在宗仁书记,包括其他领导面前说过你。我这人脾气你还不知道吗?有事就说出来,说完就了事。我对你有些意见,比如纪念品的事,京汇集团项目的事,我都明说了。还有就是春节期间我听说有人在外面散布说我和方小丫有一腿,我没有证据,所以我也不会说。至于你工作调动,我以前倒是给宗仁书记建议过,成立湖东驻京流动党员工作办公室,由你来负责。这事我跟你通过气。驻京办现在只有3个同志,内部团结尤为重要。振武啊,我希望你好好想想。”

“我还想什么?其实,老唐,你真没必要这么对我。你不是要当开发区副主任了吗?那多好,又解决了副县级。好处大家得,不要一个人都占了。我声明,我没说过你与方小丫的事。何况现在驻京办就要撤了,你还不也得回湖东?以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什么意思?”

“是没意思,所以我压根儿就没朝这方面想。你尽管猜测,尽管有情绪。我唐天明做事一向磊落。既然你都说出来了,我也不好再一直不理会。驻京办无论撤与不撤,人员都是由县委定,而不是我唐天明定。当然,我自己的事,也是由组织上定,而不是由其他人定。作好撤的准备,干好当前工作,珍惜最后的机会,这是我的观点。”

“哼!”冷振武将面条下到锅里,又道:“最后机会?还有机会吗?没了。没了!”

唐天明没有再搭理他,回房间去了。

刚坐下,烟刚点着,电话响了。唐天明看了下,是湖东的,便接起来,是宗仁。

宗仁问:“那事办了吧?”

“没有,黄主任不在北京。我跟他联系了,可能要到下周才能回来。”

“啊!”

“另外,我到叶老将军那去了趟。他说到那幅字。”

“怎么说?还高兴吧?”

“还好。”

“天明哪,下午我跟市里领导汇报了,下周要搞民测。你看,是回来一趟,还是?”

“那……就不回去了吧?我觉得没必要。”

“这事不好说有没有必要。虽然是走个形式,但也得走顺。反正你知道,作些准备吧,啊!黄主任那边,等他回来就办了。东西没动吧?”

“没动。我放在保险柜里。”

“那就好。一定要谨慎,慎之又慎。”

宗仁说完就要挂机,唐天明问道:“宗书记,是不是县委有动议,要调冷振武同志回去?”

“没有啊!谁说的?”

“没有?啊,那就好。可能外面有些传闻。对于小冷,我还是从前的意见,现在我觉得更有必要,也是对驻京办即将撤销的一种策略。”

“这个,下一步再说吧。啊!”

唐天明放了电话,他明白宗仁这个时候打电话来,关心的并不是他唐天明,而是黄主任,是送给黄主任的那“东西”。说到东西,唐天明现在想来还有些心里发虚。虽然省城机场的朋友答应了给他帮忙,可一看东西,人家也有些心怵。唐天明一再强调,这是祖传之物,是带到北京进行鉴定的。朋友还是有些胆怯。唐天明只好告诉他:这是自己专门从湖东带到北京,准备送给一位领导的。其实这物件本身就是早年从这领导老宅里抄出来的,现在也算是物归原主。朋友耐不住唐天明磨嘴皮子,只好答应了,作为行李,加了箱子,严密地封好,直接从后门上了飞机。这朋友又担心到北京后会出事,给北京机场那边的熟人通了话,让熟人到时接机,将东西先拿下来,免走安检。直到进了驻京办的院子,唐天明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在飞机上他就想,要是被抓了,岂不落个“私运文物”的嫌疑?说是文物,唐天明也只是在省城机场瞥了一眼,是一只青铜佛像。高大概20厘米,体态端庄。机场那个朋友说,看年代,至少是唐朝以前的。论价值,就不太好说了。唐天明到了房间,就放下窗帘,就着灯光,一层层地打开木箱,拿出佛像,放在灯光下。果然是好东西。慈眉善目,一派安详。看了会儿,他赶紧就重新收起来,放到保险柜里。第二天,他就打电话与黄主任联系。黄主任说他出差了,正在外地办案。唐天明就说宗仁书记托他给黄主任带了点东西。黄主任说太客气了,等我回京后再说吧。

如今官场上的礼数,真的太丰富了。身为驻京办主任,唐天明也算是个送礼的高手了。他送过礼品,送过钱,也送过职位,还送过色,但是,说真的,像宗仁书记这样,送这么一尊“佛”,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前不久,见到电视上说,某市原公安局长被抓,结果在他办公室里,竟然搜出了该市多年前失踪的一级文物“玉卧佛”。岂不荒唐?那想想宗仁书记这……唉!

临睡前,唐天明给王红打了个电话,问唐凯走了没有?王红说早晨走了,直接到天津,不从北京打弯了。唐天明又问这几天唐凯有没有跟方小丫联系?王红说怎么可能?唐凯也知道外面传着的那事了,回家还做我的工作,我说我早跟你爸爸说开了。这孩子,看样子他还是很喜欢方小丫的,只可惜……唐天明也叹了口气,说:做不成媳妇,多一个女儿也很好嘛!这样,你将来才能做个外婆呢!王红说:别再开玩笑了。你还是得注意点。都50多的人了,别惹事。要不行,干脆让了北京那位子,回湖东吧。唐天明道:我知道。你别急,我会回去的。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晴和天气。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南州市驻京办最有人情味的一天。容浩将10个县驻京办的主任都请过来,在一块吃元宵。驻京办主任,因为大都在正月还得回北京拜访一些老乡和朋友,一般都是在初十之前就到位了的。拉拉杂杂地开展几天工作,然后大家团圆。团圆宴也就设在市驻京办内,一张海大的桌子,足足能坐上20人。先是每人一碗汤圆,海碗,吃完了再上菜喝酒。这天的酒,每年都要醉几个人的。唐天明也醉过,就是醉了的那年,唐天明给市驻京办元宵宴下了个定义:最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