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百姓上访,该当何罪(第2/4页)

唐天明问容浩:“那阎志书记的初步意见呢?”

“你这老唐!”容浩笑道:“他基本没意见。不过,我也稍稍探了下,首先执行国办文件是肯定的。这个,没有谁愿意闯红灯。主要就是怎么执行的问题,你有点子,到时一定要好好说说。”

“我有什么点子?”唐天明咳嗽了声。

容浩问:“病了?”

没有。唐天明说我好好想想,但是不能指望。仁义的刘主任他们都不错,还有张会长、焦会长等。

容浩说都得说,你是重点。

市委书记到驻京办调研,这是这几年“两会”期间的一个程序性活动,无非是把各个县驻京办主任召集起来,与市委书记见个面。书记鼓励几句,大家激动一回,然后喝酒,娱乐。但今年情况显然不同。今年面对的大环境不一样了。不是市委书记面对的环境不一样,而是驻京办系统面对的环境不一样。县级驻京办存留正在刀锋之上,滑向何方?是死还是生?前几天报上就有人评论,说“两会”之后,将是驻京办大撤离开始。深层次的分析认为:国办发文后,并没有采取严厉的执行措施,主要是考虑春节和“两会”。因为他们也深知,在这个关键时段,驻京办承担了大量其他部门和单位无法替代的工作。春节过了,“两会”再一结束,文件就得进入正常的落实阶段。而且,“两会”上,驻京办存留肯定是个热门话题,像唐院士,还专门递交了关于驻京办问题的提案。“两会”代表委员们越重视,中央就越会快速对驻京办存留下命令。因此,“两会”后,驻京办存留见分晓,唐天明觉得是比较可信的。至少会有响应,会有态度,会有动作。

当然,这一切,其实决定权都不在驻京办手里。驻京办主任就是在一块说破了嘴皮,也不见得能有成效。撤与不撤,只有领导能定。而领导怎么定,还得看上面的态度坚定不坚定。就像宗仁书记。早就汇报过了,驻京办要撤,他的态度基本上是含糊的。这是明智的。如果他同意撤,也许是个损失;如果他坚持不撤,可能会受到处理。观左右而定夺,这是上策。从国办文件1月19日出台,到现在为止,唐天明还没听到过江南省领导就此事表态,也没接到任何关于驻京办撤还是留的指示。可见,领导们要么没将国办文件当回事;要么就是也在观望。官场规则是一样的,虽然官有大小,只要在规则之内,无非是逶迤有别,最终还是殊途同归的。

刘梅打来电话,说桐山的王虚王主任向他们县市汇报了,领导们很赞成,同意与南州市一道共同争取江江高铁。她问唐天明:“下一步怎么办?”

唐天明说:“迅速打报告。然后游说‘两会’期间的一部分代表委员,请他们递话。同时,请两市领导出面,与国家发改委对接。争取在‘两会’期间,将这事造出舆论,形成初步影响。”

刘梅说:“那报告?唐主任你看……”

“这回,刘主任你是指望不上我了。我正在病床上,不过没大事。你和王主任商量后定吧,要快。定好后,给容浩主任汇报下,请他给市里汇报。”

“唐主任病了?要不,我过去看看?”

“不必了,你们先搞报告吧。我提醒一下,这事最好请你们县的发改委搞。他们有经验,知道怎么搞合适。”

刘梅说:“那好,就按唐主任的意见办。你好好休息,报告搞出来后,就送你。”

过了两天,唐天明感到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想出院。医生说最好再观察两天,反正你们驻京办驻在办公室也是在外,那就住在医院吧,一样。唐天明想想也是,就让胡忆回去了,说一个人行。胡忆走后,唐天明一个人躺在病床上,静静的,屋内只听见输液的声音。这是间单人病房,是王天达来了后吵着给换的。王天达说唐主任劳累过度,生病了,一定得享受享受。唐天明笑着说你就是给我皇宫,这生病也不是享受。不过,这一个人的病房到底安静。唐天明睁着眼看着天花板。这会儿,“两会”正在召开,一些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大政方案正在酝酿。而湖东那边,明天就要搞民测,提拔两个开发区副县级领导。一个已经基本定了,发改委主任胡博;另一个,唐天明也是人选。但后面还有更有力的竞争者——财政局局长李全。所以,组织部给他打电话时,他说反正是民测,我在不在湖东,都是一样。上次,宗仁书记也说了,让他做做必要的功课。这点他明白,就是拉拉票,收拢收拢民意。在湖东时,每逢民测,正科级干部的手机和家里电话几乎就响个不停,一接通,都是一句话:“请多多关心!”心照不宣,也不说得太明朗,既不是明摆着拉票,又达到了拉票的目的。唐天明对这些电话,都听着,都答应,当然,到最后他到底填了谁,除了他自己,没有人会知道。同样,现在,唐天明觉得要是自己也如此这般地打一通电话,可能得到的也会是一堆的承诺。但是结果呢?

晚上,湖东好几个科级干部主动给唐天明打来电话,先是闲聊几句,然后切入正题,无非是明天将投唐主任一票,先恭喜了。唐天明只是笑,说:“我谢谢大家。那是组织上的事,我自己操心不得。”

干部是争来的吗?

唐天明完全清楚:大部分干部都是争来的,只是争的方式不同。有的是以工作实绩来争;有的是以金钱来争;有的是以美色来争;有的是以后台来争;还有的是以江湖义气来争。凡此种种,花样百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是用什么方式争来的,工作都是一样。官难当吗?一点不难当。官是很多人最后的退路。唉,官哪!唐天明干脆关了手机,站在病房的窗口。远处,城市灯火正次第亮起,一盏一盏的,就像倏忽而过的人生。他想起叶老将军送他的那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啊,是到了该淡泊该致远的时候了。

人代会进行到第八天的时候,下午,阎志书记专门来到南州市驻京办,召开驻京办主任座谈会。唐天明也过来了。刘梅一见他,就道:“脸色还有些苍白,得好好休息。”

唐天明看着刘梅,其实刘梅的脸色也不好,只是她化了妆,不太容易看得出来。但唐天明是知道一点的,他从前还十分有兴趣地学过一段时间面相,不过不是看相,而是面相与健康。他刚才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发现刘梅的鼻子发白,这是胃有病的征兆。当然,对这点,他自己也是半信半疑。他答道:“一直在休息。生病好啊!难得清闲。”

座谈会由特意从南州赶来的市委秘书长费如东主持,阎志说:“今天我来,是专门听的。大家说,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