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进谏”,让我大吃一惊(第2/2页)

被感动的还有齐白石的徒弟、90岁高龄的金石篆刻家李笠。为了求得李笠先生的篆刻,澹泊先生拖着一条病腿,满长沙打听老先生的住处。当我们第一次见到老先生向他说明来意时,他没有明确表态。后来澹泊先生和老庞又多次上门,李笠终被感动,破例免费为世界碑林博物馆刻了一方巨印……

从内心里,我真的非常感谢澹泊先生。没有先生,李自健的画、李笠的印以及先生收藏的其他惊世文物如何能来江南?没有先生,云林山何来数千品书法碑刻墨舞山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为有历史但没文化的江南补上文化这宝贵的一课。可是面对这样一位淡泊的老人,作为一名分管旅游的县级领导,我究竟为他做了些什么?

我很愧疚。回想起来,我唯一为先生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向老柳推荐让云梦市委张书记到先生的碑林里来走一走。

按照预定的日程,张文昊书记亲临江南。他兴趣盎然地带领各县、市、区、场的党政一把手及市直各委办局一把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世界碑林和屈原书院,对于老先生的义举张书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行将离开之际,张书记特意把澹泊先生再次叫到跟前,问他还有什么困难。澹泊先生紧紧地握住张书记的手说:“我没有什么困难,只向书记提一点请求。”

张书记应道:“好啊,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澹泊先生突然提出:“我希望书记能把宁市长留在江南,没有他就没有江南的旅游。如果您把他留下来,这个项目我就继续投下去!”

澹泊先生的“突然袭击”让我毫无思想准备,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投向了我,让我感到非常之窘迫,并惊出了一身冷汗。我不知道先生的这一番好意会给我带来什么政治后果,这种类似于封建社会万民伞的做法在当今政坛早已过时,即便是民间的自发行为,人家也会认为这是有预谋的政治作秀。这种逼宫式的请求一下子把张书记逼到了悬崖边上,所有的人又把目光投向书记,看他将如何作答。没想到书记爽朗一笑,对身边的老柳和老萧说:“好啊,让博温、子文拿方案报上来!”现场顿时掌声一片。

事后,我问先生:“您就不怕您的一片好意反倒害了我?”

先生答:“能在书院和碑林里逗留一个半小时的官员,基本不是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