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2/2页)

朱怀镜谦虚道:“落后地区嘛,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个热情好客了。”

成义道:“朱书记就是这个观点,把民风当做经济资源看待。”他转头望着舒天:“那天舒天也在场,你是听他系统阐述过的。我建议,你们秘书班子要把朱书记这个想法理论化,公开发表。”

舒天来不及搭腔,吴弘调侃道:“成总不该当企业老总,应该去梅次当秘书长。我相信中国的许多思想、理论,就是这么形成的。比方哪位领导随口说,我们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啊。马上就有人附和说,这是多么高深的经济理论啊。对不起,对不起怀镜,我不是说你啊,我这是借题发挥。”

朱怀镜朗声笑道:“你说我也没什么啊!在座只有你知道我的老底子,也就最有资格说我。再说,就是说了我,这也是夸我啊!中国有几个人能做到放个屁都是香的?”

今天大家在场面上只是说说笑笑,正经话没说一句。只是握手道别时,胡越昆说:“朱书记,今天真是幸会了啊!今后,要是有用得着我胡老弟的地方,您吩咐一声就是了。”

朱怀镜道:“需要麻烦您的地方,我不会客气的。很希望胡先生有机会去我们那里考察一下,说不定也能发财啊!”

胡越昆大笑道:“这话我爱听!官场上的人都习惯说,欢迎去我们那里支援我们经济建设。对不起,我们是商人,我们是去赚钱的,如果支援了你们经济建设,那也只是客观效果。如果只是欢迎我们去支援经济建设,我才没那个兴趣。我又不是志愿军。”

朱怀镜点头道:“对啊!我们做招商工作一定要同你们做老板的在思维上找到一个共同的契合点,不然都是一相情愿,效果不会好。”

吴弘道:“看来您二位是难舍难分了,站着说话都说了半天了。”

朱怀镜回头说:“对不起,冷落我们吴总了。好好,今天就辛苦胡总了,感谢感谢!”

大家再次一一握手。上了车,吴弘说:“看来怀镜你同胡总真是有缘。他这人在场面上有礼有节,骨子里傲得很。今天你看,他对你可是至真至诚。我也见过有些老板,说话间总把一些大人物的名字挂在嘴上,好像他天天在中南海走亲戚。胡越昆就不同,他底子硬得很,却从不显山显水。”

朱怀镜问:“胡越昆是个什么背景?”

车上不太方便,吴弘隐晦着点了几句,朱怀镜会意,直在心里喊了了啦。暗自想道:胡越昆这样的朋友,早结识几年,自己只怕也不是这个样子了。荆都市有两位副市长、一位副书记,就是他朱怀镜这个年龄。再略略一忖,他若要做到省市级领导,就算顺顺当当,也还得四五年。也就是说,至少要在一两年之内当上地委书记,在地委书记位置上至少也得干三到四年。那时也就五十出头了。还得环环紧扣,稍有耽误,就只得在地市级份上退休了。如此一想,朱怀镜几乎有些惶恐起来。

回到宾馆,陈清业和刘浩过来聊天。“下午上哪里玩去了?”朱怀镜随口问道。

刘浩说:“我同清业上街瞎逛,正巧碰上金庸先生签名售书。我俩凑热闹,每人买了一套金庸全集,精装本的,很漂亮。”

“是吗?拿来看看。”朱怀镜很有兴致。

陈、刘二人都站了起来,争着去取书。最后还是陈清业过去取了书来。书有一大摞,套在精致的纸盒里。打开一看,朱怀镜眉开眼笑,说:“你们怎么不多买几套呢?难得碰上金先生签名售书啊。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又这么大名气,谁给你签名售书啊。”

陈清业说:“没想到朱书记也喜欢。您就拿着吧。”

朱怀镜忙摇手,说:“那哪成呢?我不能夺人之爱啊。”

陈清业说:“不怕朱书记批评,我是不太看书的。不像刘浩,是个儒商。您就拿着吧。”

朱怀镜道了谢,就笑纳了。陈、刘二位闲扯会儿就走了,朱怀镜抽出本《笑傲江湖》,躺在床上翻了起来。他从没看过武侠小说,本没什么兴趣。不料看上几页,竟看出些味道来了。不知不觉,就看了个通宵。他有种奇怪的感觉,发现金庸的武侠小说,写的就是人间万象,而且尤其像写官场。天亮了,书还没有看完。朱怀镜猜想,凭岳不群的手腕,一定会成就武林霸业。但看样子金庸的小说路子很传统,最后只怕还是会惩恶扬善。朱怀镜便猜想岳不群总不会善终,说不准会死在令狐冲的剑下。只是生活哪像小说这么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