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7页)

有玩笑做铺垫,后面的话就好开口了,江永年终于对高志强说出了来意:“我早就想来向高书记汇汇报了,昨天晚上我一说到您,我这位妻妹就主动提出来,要陪我来找您。我这人一见领导就发怵,有人在一旁壮胆,自然有利于革命工作。”丛林抢着说道:“高书记您别听他的,是他听我说起开妇联主任会议时,您和我们喝过酒,他便死乞白赖恳求我引荐给您,只差没给我下跪了。”高志强笑道:“你这样年轻美貌的妻妹,他当然想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啰。”丛林说:“他敢,我姐拧脱他的耳朵。”

江永年也笑了笑,拿棵荔枝塞到丛林手上,说:“你知道高书记拿荔枝出来的意图吗?是要你用荔枝把你嘴巴堵住。”然后回头对高志强说:“高书记我就不说闲话了,您还要午休。”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报告,递到高志强手上,说:“紫源酒厂想扩建一条生产线,向市工行打了一个申请贷款的报告,找了赵行长几次,开始他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说他们的钱宁肯贷给个体户,也不贷给我们,怕我们没能力还贷。”

这个江永年真有意思,经济工作是政府的事,他不找市政府,却找上了市委副书记。不过高志强还是关心地问道:“你们厂欠他们的老帐没还?”江永年说:“并不多,也就是100来万,虽然本金过期没还,但我们都是按时付了息的。”

高志强点点头,示意江永年继续说下去。江永年说:“后来我们找得多了,赵行长才松了口,要市领导先在报告上签个字再说。”高志强说:“我来签不合适吧?我又不是市长副市长。”江永年说:“我已多次去政府找过雷市长和欧阳副市长,不想他们影子都没一个,打他们的手机,也总是说忙,不肯露面,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高志强心想,这段时间可够他们忙的了。低头在江永年的报告上瞧了瞧,说:“就贷300万,也不是什么大数字嘛,只是我签个字起不起作用?”江永年说:“您是市里的党群书记,姓赵的能不买帐吗?”高志强笑道:“银行又不归市里管,我这个党群书记他们会放在眼里?好吧,我签个字吧,变不变得了票子,那看你们的造化了。”

江永年把高志强签过字的报告折好,放进包里,说:“高书记感谢您了,到时请您喝新出品的紫源酒。”准备告辞。

高志强起身送客。来到门边,丛林又回头道:“高书记,明天我和谭主任就到省里汇报去了,您是我们的主管领导,谭主任让我向您报告一声。”高志强说:“你们去吧,不是还要带些书回来吗?妇联好像没车吧,你们坐什么车去?要不要我给你们联系一部?”

丛林妩媚一笑,说:“有姐夫在这里还愁没车么?我们早就订好了君子协定,我带他来见你,他给我们安排车子,他厂里的车可比您的车还豪华。”江永年也说:“这就不要高书记操心了。”高志强点点头说:“那好,你们去汇好报,回来把这项工作尽快搞起来。”丛林说:“坚决按照领导的指示办。”高志强笑道:“别油腔滑调。”

丛林于是开了门,又扬起她那好看的颀长而又丰腴的手臂,向高志强晃了晃,甜甜地道了声拜拜。高志强也扬扬手,目送他俩下楼而去。

关上门后,高志强还没忘记刚才那个没打成的电话,拨了郭三亲戚的手机。那人说,他现在不在郭家冲,下午他就回去,到时再让郭三打电话过来。关了电话,见墙上的钟还不到一点半,离上班还差一个多小时,高志强就向里屋走去,想睡一会儿。从刚才三个人坐过的沙发边上经过时,就见上面有一个厚厚的大信封。高志强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刚才签过字的的报告,江永年不小心忘了拿走。不过这也没事,如果是报告,他自己会回来拿的,也没去细究,进了里屋。

可躺下后,总感觉有些不对头,一纸报告也不可能这么厚啊,而且明明见他把报告塞进了包里的。便又爬起来,到客厅把信封拿起来看了看,里面竟是一叠沉沉的百元钞票,数了数,足足两百张,也就是整整两万。这个姓江的,搞这一套干什么嘛?是我给他签了个字?我这字值这个价么?何况他们的款子还没到手。转而一想,可能是常委会上自己坚持选调丛林进市妇联做副主任,他们给的报酬吧。

这样的事情高志强当然遇见得多了。春节元旦甚至五一中秋,加上平时不定期来送钱的,一年下来起码有三四十起。少的五六百七八百,多的上千或几千,像江永年这些上万或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也会有几个。送钱人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你给他办了事来酬谢的,有的是要你给他办事来投石问路的,有的则是放长线跟你扯上这层关系,有朝一日总用得上你的。送钱人的身份也五花八门,有积极要求上进的,比如机关里的科长什么的,眼见得有一个副局长的位置快腾出来了,送包钱给你,希望你把这个位置挪到他的屁股底下。有想保住位置的,比如人事财政国土城建物价交通公检法等部门的头儿,他们坐在那样的位置上,好比坐在一架印钞机上,如果交出了这个位置,就等于眼睁睁把一捆捆亮花花的票子拱手交了出去,先送一把钱给你,你让他多在这个位置上呆一年,他就可多印一年票子。有要办大事的,比如江永年这样的厂长经理或个体老板,他们要批个贷款,要搞个什么项目,这笔贷款这个项目一到手绝对是一本万利,他用钞票换得你的签字,也就等于换得一笔巨额利润。

高志强做过县委书记和市委组织部长,现在又是管干部的市委副书记,经常要应付这些财神爷,慢慢他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记得最初从省里下来,也是经验欠缺,人家来送钱,他硬梆梆都退回去,退不掉就通过邮局寄给送钱人,结果把这些人都得罪了,他们又都是有权有势的地头蛇,工作上明里暗里跟你作对,你又不可能把他们都撤了职,最后搞得自己孤家寡人,一事难成。后来高志强就学乖了,人家送钱来他都客客气气收下,只要是不太违背原则,能办的事就给人家办了,能解决的问题就给人家解决了,这样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人缘关系得到了改善,工作上因有人愿意配合卖力,容易见出成效。

不过这钱就这么塞进腰包,总有一天会穿帮的,高志强既不弱智,也不是守财奴,他才不愿意让这些钞票断送掉自己的前程呢。他想出了一个两全的办法。一千以下的钱他就收进了自己的抽屉。这样的小钱,到酒店或商店里搞张发票,以开餐费或购置费的名义一做帐,就什么痕迹也不会留下,送钱人不会太放在心上,反贪局也没谁会感兴趣。何况自己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的工资,这里扶贫捐一千,那里受灾捐两千,也捐不了几回,手头有两个活钱好开支些。至于一千元以上的钱,高志强早就跟纪委尹书记悄悄商量好了,在纪委里面的廉政办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秘密专户,也就是说,高志强把钱交给廉政办后,廉政办就给高志强开一张正式收据,把钱存入这个专户。当然高志强跟他们有约在先,不能对外公布这个专户,高志强离开这个地方之前也不要上交财政,免得让更多人知道。高志强这一手,外面的人也略有所闻,却不太清楚底细。所以给高志强送钱的人就变得谨慎多了,送了钱,高志强把事办了当然高兴,办不了他们也不可能拿高志强怎么样。这就给高志强撑起了一张无形的保护伞,他说话办事就放得开多了,不像别的领导那样瞻前顾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