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古诗十九首·十四

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这首诗仍然和上一首一样,是在想人的生死问题。

一开始就是一个对比:“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什么叫“去”?到殡仪馆去;什么叫“来”?到产房里边来。死亡曰去,出生曰来。“日已”我们是讲过的,就是“愈来愈”的意思。什么叫“疏”,疏远,忘记;什么叫“亲”?亲切,亲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死去以后,我们就觉得他一天比一天地更疏远了,或许他刚刚死的时候,大家还发吊唁、写文章,表示纪念,再过几年,就渐渐淡忘了,这个就叫“日已疏”。“来”的这些奶娃儿,是我们的下一代,在他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和长辈有了交流,感情就越来越深,这就是“日已亲”。这就像我们坐火车旅行,沿途都有人上上下下,对那些中途下车的人,大家先还要议论一下他在车上的表现;很快就有新的客人上车来,坐拢来,慢慢又熟悉起来,热络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那个下车走了的,也就慢慢淡忘了。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出了城门一看,只见一片大大小小的坟墓。“郭门”就是城门,这位诗人可能出的是洛阳北门,所以一出去就看到了北邙山的那一片坟墓。“丘”是指那些大坟。我们知道,坟的大小是有等级的,官当得越大,他死后的坟也越大,直到现在都还是这样,坟的大小就往往预示着死者生前的富贵程度。

再仔细一看,呵哟——还有“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的。有些坟墓,年深月久之后,就没有人来祭扫了,无人来垒新土的坟墓,无论当初多么高大,都会越来越矮小,渐渐就没入平地,农夫不知道这里曾经有墓,就来开垦耕作,古墓就犁成田土了。诸位看这个正体字的“犂”,它是“从牛,从禾,象犁形”,左上是“禾”,就是小米,在这里代表种的庄稼;右上是犁头的象形;下面是牛。它是很形象的。我们从前一首诗已经知道,北邙山上是“松柏夹广路”的,松树和柏树,都是陵墓的一个组成部分,日子一久,当坟墓都“犁为田”的时候,它们也就被人砍去当柴烧了。

这一切都没有了,只有栽种在坟墓上的白杨树,在风中发出一片哗哗哗的响声,好像在为死亡叹息。这一片萧萧之声,使身当其境的人会心生忧伤,为之愁损。这就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杀”就是损。最早造这个“杀”字的时候,是杀一头猪的象形,但在后来的使用中有了多种引申义,在战国时代的《考工记》一书中,它就有了这个“损”的意思了:一根木头从一头到另一头渐渐变细或者变窄,《考工记》上都叫“渐杀”。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这和前面那一首有差异了。前面那一首的作者,是洛阳城里的贵族,而这首诗的作者显然不是洛阳人,可能是从外地来首都做官或者做生意的,或者是到首都来活动跑官的,想找中央的老朋友、老同事给他安排个好差事。现在看到这些,他就不想了,灰心了,想回家乡了。前面这个“思还”,不能解释成“想回家”,因为后面那一句的“欲归”,就是想回家,如果一连两句都说同一个意思,这个诗人就太笨了。所以我们要找另一种解释。“还”者,“环”也,在这里是说他的思绪萦绕着他的故乡。“里”在古时候就是指居民点,“闾”是“里门也”;在华北平原,居民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后来才把“里”引申为长度单位。“道”在这里不是道路,是指“办法”;“因”就是根据、条件;“道无因”是没有地方去想办法。这两句诗是说:我想回家了,但是一时还没有条件,想不到回去的办法——或者是他还有什么生意没做完?或者他是在衙门里面,请不到假?或者他没有足够的盘缠,凑不够机票钱?……总之他是想回家了,但是又还走不成。

虽然诗人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了,但我们通读全诗,很明显地能读到这样一种情绪:人生是这么变化无常,死了以后也是这样,我却滞留在他乡,欲归不得,真是没有意思——这就是诗歌的“意在言外”,让我们读者自己去揣摩、去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