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自是多情郎,尚书也很忙宋祁(第2/2页)

“三日殓,三月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棺用杂木,漆其四会,三涂即止,使数十年足以腊吾骸、朽衣巾而已。”宋祁认为葬礼及棺木要一切从简,能盛放自己的残骸朽衣就可以了。

“吾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为吏在良,二千石下可著数人,故无功于国,无惠于人,不可以请谥有司,不可受赗赠,又不宜求巨公作志及碑。”即便文史功底扎实,能修唐史,但宋祁依然谦逊地认为自己所学甚浅,不足以垂名后世。虽然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冗三费”方略,且身居要职,但还是认为自己对国家没什么功劳,对社会来说也没什么政策能惠及人民,所以不需要谥号,而且告诫子孙不要请名人为自己撰写墓志铭及碑文。

“冢上树五株柏,坟高三尺,石翁仲兽不得用,盖自摽置者非千载永安计尔。不得作道佛二家斋醮。”宋祁怕后代将坟墓修得太豪华庞大,连坟高几尺冢上植树几棵都有明确规定,而且要求不得做佛道法事。

“吾生平语言无过人者,慎无妄编缀作集。”在《治戒》的最后,宋祁还是反复叮嘱家人,说自己平生语言无过人之处,千万不要编缀成集。

以宋祁的文史水平、官位品阶,如果想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估计很容易做到,至少花边八卦会更加多姿多彩。但他从没以此炒作,除了繁台街那次电光火石般的偶遇,他一生低调、朴实,就这样简单平常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浪淘沙》

少年时,岁月如梭光阴似电,但少年的生活变化小,所以并不觉得年华流转。到如今当人真的变老,才开始珍惜月满,花满,酒满。月满似花好月圆,花满如才子佳人,酒满乃高朋满座。扁舟欲解,夕阳低垂,欢宴分散。倚船远望,水远,天远,人远……这遥远而忧伤的旅行,充满了离别的悲凉。匆匆人世,来来往往,花开了要谢,人聚了又散,心灵的小舟兀自漂泊在生命的大海中。浮生长恨欢愉少,也许唯有孤独和别离,才是人生的常态吧。

嘉祐六年(1061),宋祁过世,年六十四。其子遵守《治戒》的训导,不请谥号。后来张方平认为宋祁按礼法应得谥,于是为宋祁请旨,得谥号景文。